你知道吗?胰腺“肥胖”也会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孙君重医生 发布于2025-02-18 15:32 阅读量7776

本文由孙君重原创

55岁的老王,是当地一名戏剧演员,经常在地方戏演出时饰演“员外”角色。由于人高马大,性格开朗,说笑起来,颇有一股弥勒佛的感觉,人送外号“王员外”。


然而,最近乐天派的“王员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精神胃口大不如前,腹部时常隐隐作痛!起初,他以为是吃多了不消化,肠胃功能不好,就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疼痛突然加剧,他被家人紧急送往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告诉老王,他患上了胰腺癌。这让老王和他的家人都大吃一惊,怎么会突然得这个病呢?


老王随即接受了手术治疗,术中医师惊讶的发现老王的内脏脂肪不但侵入了肝脏,还侵入了他的胰腺,医学上称为“脂肪胰”,正常人的胰腺质地柔软,呈淡红色,老王的胰腺内沉积了大量的脂肪,胰腺被脂肪浸润后呈黄色,这也许就是他患上胰腺癌的“罪魁祸首”。




一、带你了解脂肪胰


胰腺脂肪浸润(IPFD)又称脂肪胰,顾名思义,是指胰腺中有过多的脂肪浸润。正常情况下,胰腺是一个分泌胰液和胰岛素的重要器官,它参与食物的消化和血糖的调节。然而,当胰腺中的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脂肪胰。


二、“脂肪胰”会导致胰腺癌吗?


相信“脂肪肝”的概念,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对于“脂肪胰”可能还比较陌生。然而,近期的大宗病例观察,已经证实不仅有“脂肪胰”,而且脂肪胰与胰腺癌的发病之间有密切关系。


最新的研究表明,胰腺内脂肪沉积(IPFD)与胰腺疾病,特别是胰腺癌关系密切。胰腺脂肪水平增高15%,急性胰腺炎风险增加51%,胰腺癌患病风险增加37%,糖尿病风险增加22%。胰腺内脂肪沉积(IPFD)最终结果会造成胰腺脂肪变性(FP)。进一步的观察表明,胰腺脂肪变性可增加胰腺炎风险298%,胰腺癌风险98%,糖尿病风险34%。


三、脂肪胰的其他潜在危害


胰腺脂肪浸润水平与急性胰腺炎、胰腺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亚洲人口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脂肪胰的患病率在16-35%。基于扬州大学一项大规模、前瞻性、基于人群的 队列研究发现,IPFD水平升高与急性胰腺炎、胰腺癌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按照胰腺的脂肪浸润程度,把他们由低到高分成了五组。胰腺脂肪浸润程度每上一个台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51.3%,胰腺癌增加36.5%,糖尿病增加22.1%。此外,IPFD还会引起其他问题:


1、心血管疾病风险

脂肪胰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胰腺中的脂肪过多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此外,脂肪胰还可能影响血管的功能和结构,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肝脏问题

脂肪胰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也有密切关系。胰腺中的脂肪过多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导致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引发脂肪肝。脂肪肝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疾病。


3、代谢紊乱

脂肪胰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由于胰腺在调节血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脂肪胰可能导致这些代谢过程的异常。例如,它可能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引发肥胖和体重增加;或者导致蛋白质代谢异常,影响身体的生长和修复功能。


4、如何诊断脂肪胰

活组织检查:活体组织的穿刺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但是脂肪的穿刺活检通常比较困难,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成为一个常规的检查。

影像学检查:临床多采用腹部CT或MRI检查。MRI检查诊断脂肪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特别是基于MRI检查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序列具有结果稳定、准确、可重复性高、不易受干扰等优点,应用比较广泛。




5、脂肪胰的防治

脂肪胰若未出现明显症状,通常只需定期监测,无需特别医疗干预。通过增强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及维持低脂清淡的饮食,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胰腺的脂肪沉积情况。但是,如果如任其发展,患者往往会出现胰腺损伤、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对于脂肪胰患者而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饮食调整:采取清淡饮食,避免进食热量过高的食物,减少脂肪类食物摄入。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型。


增加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改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消耗脂肪,减轻胰腺负担。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脂肪胰是由于代谢类异常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


戒酒:如果是饮酒导致的脂肪胰,需要积极戒酒。


药物调整: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胰腺或机体代谢脂肪,应根据对疾病的控制情况适时调整药物治疗。


定期复查:建议定期到门诊复查腹部超声及血液指标,及时关注胰腺脂肪浸润程度,保护胰岛功能。




【参考文献】:

1. Associations of Intrapancreatic Fat Deposition With Incident Diseases of the Exocrine and Endocrine Pancreas: A UK Biobank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 J Gastroenterol. 2024 Jun 1;119(6):1158-1166.

2. 脂肪胰与胰腺癌:从肿瘤发生到外科治疗[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2, 21(4): 470-474. DOI: 10.3760/cma.j.cn115610-20220324-00161.


孙君重 深圳市坪山区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世界中医联合会肿瘤康复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医学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急症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姑息治疗专委会常委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从医近30年,擅长各类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特别在乳腺癌、肺癌和结肠癌等疑难疾病的诊断和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免疫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吴阶平医学科研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曾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在国内外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26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6分,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4部。曾三度被评为好 大 夫在线之中国“2015年度好大夫”、“2017年度好大夫”及“2023年度好大夫”。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