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七年的生命奇迹:张先生与孙教授的抗癌征途

孙君重医生 发布于2024-09-19 09:53 阅读量3982

本文由孙君重原创

2017年的盛夏,对张先生而言,没有感受到酷暑的炎热,反而在他心中投下了难以驱散的寒霜。数月间,脸颊上“粉刺”竟成了肺癌肆虐的信号——转移灶的冷酷宣告。更令人揪心的是,医院相关检查提示他的病情已至肺癌晚期,恶性肿瘤不仅侵占了肺部,更肆无忌惮地蔓延至脑、骨骼、肾上腺乃至肝脏。雪上加霜的是,基因检测未寻得敏感突变,意味着靶向治疗的希望之门也对他紧闭。面对这几乎绝望的境地,医生给出的中位生存期仅10个月,如同冰冷的倒计时,让张先生的世界瞬间崩塌。

 

 

在绝望的深渊中,张先生展现出了惊人的坚韧与理智。他迅速调整心态,深入剖析病情,毅然决然地放下手头的一切,踏上了寻求生命奇迹的征途。他听闻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的孙君重教授,这位业界公认的“生命守护者”,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对化疗、靶向、免疫药物的深刻理解和精妙绝伦的应用,无数次将晚期癌症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赋予了他们远超预期的生存时长。怀揣着对生命的渴望与对孙教授的期盼,张先生不远千里,慕名而来。他心中默默祈愿,能成为孙教授众多奇迹中的又一例证。

 


2017年7月,张先生踏入了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起初,治疗之路并不平坦,每一次方案的调整都是对希望与坚持的考验。然而,在孙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三个月后,病情初步得到了遏制,这得益于化疗、抗血管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的精妙组合,它们如同三支并行的利剑,共同击退了肆虐的癌细胞。肿瘤的狡猾在于其异质性,耐药性的出现让治疗再次陷入挑战。在接下来的26个月里,治疗方案历经三次更迭,每一次变动都承载着团队对生命的敬畏与不懈追求。终于,奇迹在张先生身上悄然绽放,肿瘤被牢牢地控制在了可接受的范围内。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2019年的金秋,正当外周病灶被一一征服之时,颅内转移灶却悄然肆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孙教授团队迅速集结,进行了深入的多学科讨论。在维持全身治疗的同时,他们巧妙融入了局部治疗手段,并对抗血管药物进行了微调。这一细微却关键的调整,再次为张先生赢得了五年的宝贵时光,续写了生命的奇迹篇章。

 

时光荏苒,转眼间七年已过。孙君重教授从北京转战深圳,继续播撒着希望与健康的种子。而张先生,这位不屈的斗士,也紧紧追随恩师的脚步,从京城一路南下至深圳坪山区中心医院。今年七月,当他在该院的肿瘤科接受复查时,各项检查结果无不令人振奋——病变稳定,脑转移灶几乎消失无踪,肺部的原发灶也缩小至仅1厘米。


面对这一切,张先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坦言,当初面对肺癌的宣判,自己从未敢奢望能有今日之安康。更令他欣慰的是,这些年里,家庭与事业非但未受丝毫影响,外界更无人知晓他曾历经生死考验。如今,他早已将“患者”的标签抛诸脑后,享受着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的幸福生活。肺癌之于他,或许只是让人生更加懂得了珍惜与感恩的催化剂。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他是不幸的,但又是何其幸运——遇到了孙君重教授这样的良医,更未曾在逆境中放弃过自己。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