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与高度近视圆顶黄斑(Dome-shaped Macula)

姜晓丹医生 发布于2024-12-26 16:58 阅读量799

本文由姜晓丹原创

一、高度近视的定义:


高度近视是指等效球镜在-6.00以上的一种屈光状态。简单说:近视六百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视。


二、高度近视的危害:


高度近视是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简单说:高度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会造成人们的视觉损伤,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与交流。高度近视达到一定程度,不进行控制和认知不足,会带来较大的风险。


三、高度近视发生与发展时的早期诊断方法:


1)主观方法:自己感受到的视觉变化,如视力下降、近视度数增加(包含激光近视手术后的度数增加),眼前黑影等。


2)客观方法:医院眼科的定期检查,内容可能包括视力、验光、眼底、黄斑区OCT检查及眼部B超等。


四、高度近视圆顶黄斑的概念:


高度近视发展时间跨度较长,发展到上千度以上时,会产生眼部形态和功能的两方面的变化。形态学改变有:1)大体结构改变,比如眼球会明显扩大,正常认为眼球体积为6.6ml,在高度近视达到两千度以上时,眼球体积可能达到约12ml。2)微观结构改变早期有圆顶黄斑的形成,圆顶黄斑(Dome-shaped,Macula)的定义是:不伴有或者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的黄斑前凸。功能改变主要有:黄斑结构改变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近视度数改变、视物变形,眼前黑影形成等。


五、高度近视圆顶黄斑的诊断意义:


在高度近视患者出现更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导致视功能损伤之前,早期发现黄斑形态的改变,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使高度近视进展减缓或停止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是无创、无辐射的光学相干技术(OCT)检查黄斑形态。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