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很多父母在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弯路之后,常常总结和归纳出了很多人生经验,并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新走自己的弯路。然而,很多家长在想要把自己的人生智慧传递给青春期的孩子时,不少青少年很难接收到父母的智慧,甚至认为父母不理解他们。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1. 认知发展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认知和心理的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独立性和对世界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经验,而不是父母的观点。
2. 心理叛逆期: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典型的叛逆阶段,他们可能会反对权威或传统观念,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独立和成熟。因此,即使父母的人生道理是合理的,青少年也可能因为反抗心理而不愿意接受。
3. 经验的差异:父母的人生道理往往基于他们自己的经历和历史背景,而这些经历对于青少年来说可能是遥远和不相关的。青少年可能认为父母的建议不适用于他们所面临的现代情境和挑战。
4. 沟通方式:父母的沟通方式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接受程度。如果父母采用命令式或批评式的沟通方式,可能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情绪,从而阻碍有效沟通。
5. 自我中心主义: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其他人的更重要。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可能会让他们忽视父母的意见。
6. 同伴影响:青少年受到同龄人的影响很大,他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同伴的观点和价值观,而不是父母的教导。
7. 情绪波动:青少年期的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某些时候无法理性地处理信息,包括父母的忠告。
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理解和吸收父母的人生智慧,父母也可以从以下措施着手:
1.采用开放式沟通,鼓励青少年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们的想法,先让孩子说说他们对事情的想法,再逐步引导,避免直接地说教。
2.与青少年分享个人经历,而不是简单地下达指令或提出要求。多数人更喜欢听故事,而不是一开始就是抽象的道理。
3.强调共同点,而不是差异,让彼此的聊天愉快的进行,让青少年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为沟通打开通道。聊得开心了,再画龙点睛式地传输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4.提供指导而非控制,给予青少年足够的空间来探索和犯错。观点可以多交流,但不能强迫孩子一定认同自己。
5.通过榜样作用来传达价值观和人生道理,而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教导。
6.父母还可以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有时候孩子不听父母的,但他有比较欣赏和认可的老师或者心理医生,那也可以借助他们去引导和启发。
最后,请家长们切记:当你不能很好地传递自己的智慧给孩子时,千万不要认为都是小孩的问题,不要认为孩子不可教,而需要认清其中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