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5年生存率,到底意味着什么?

韦喜生医生 发布于2024-09-05 11:01 阅读量133

本文由韦喜生原创

什么是五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是指患者诊断某种癌症后,通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能够生存五年的概率。

举个例子,100个人诊断为肺癌,有80个人存活了五年,五年生存率是80%,90个人活过了五年,五年生存率是90%。这里的五年生存率包括了五年内复发转移但生存期均超过五年的患者,既包括无瘤生存也包括带瘤生存。


为什么是五年,而不是三年或一年?

临床上除了五年生存率,也有三年生存率、一年生存率。

由于大多数肿瘤的复发转移发生在治疗后三年内,还有部分晚期肿瘤发生转移和复发的时间在一年内,这期间患者的病情相对不稳定,肿瘤细胞很可能再次活跃,出现疾病进展的情况。所以,一年或三年生存率一般不作为长期生存的观察指标。

三年后病情相对稳定,复发率明显降低。五年后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更小,如果五年都没有发生复发转移,那么再次复发的风险和几率就大大降低了,一般认为达到临床治愈。

因此,临床上常用五年生存率来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也用于比较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治疗疗效的差异。


别过度担忧“概率”问题!

很多患者在看到自身疾病预估后的五年生存率,会非常焦虑。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只是一个统计指标,是指整个肿瘤群体的比例,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个人,肿瘤患者能否获得临床治愈,还需要根据患者肿瘤的部位、分期、分型、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等综合判断。

因此,面对肿瘤,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轻易放弃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