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嗜酸细胞癌(Oncocytic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简称OCA)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其特点是由富含线粒体的嗜酸性细胞组成。这种类型的癌症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OCA的细胞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深入探讨,提高公众和医疗专业人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OCA的细胞学特征在细胞涂片和细针穿刺活检中均有明显表现。肿瘤细胞富含嗜酸性颗粒性胞质,细胞核大、浓染,核仁明显。这些细胞通常排列成松散的巢片状,缺乏慢性炎症背景。细胞学诊断中,75%以上的肿瘤细胞为嗜酸性异型细胞,这些细胞的异型性和核仁的明显性是诊断OCA的重要依据。
组织学上,OCA肿瘤细胞以梁状、实性结构为主,偶见滤泡及假乳头结构。25例患者中,22例肿瘤包膜较完整,3例仅有部分纤维结缔组织包膜。8例为微小浸润型,14例为包裹性血管浸润型,3例为弥漫浸润型。这些肿瘤细胞的特点使得OCA在显微镜下具有独特的外观。
在鉴别诊断中,OCA需要与其他具有嗜酸性特征的甲状腺肿瘤进行区分,包括嗜酸细胞腺瘤、滤泡腺癌、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癌(PTC)等。鉴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包膜和(或)血管、淋巴管浸润,是否有远处转移等。
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OCA的重要手段。OCA肿瘤细胞对TTF-1、甲状腺球蛋白(TG)和CD56均呈阳性反应。TTF-1和TG的阳性表达支持肿瘤的甲状腺上皮来源,CD56则是嗜酸性细胞的标志。这些免疫组化标志物有助于将OCA与其他甲状腺肿瘤区分开来。
OCA具有特征性的分子遗传学改变。研究显示,OCA中缺乏BRAF基因突变,但存在低频率的RAS基因突变和TEERT启动子突变。在本组25例患者中,有2例(8%)发生了RAS基因突变,2例(8%)发现TEERT启动子突变。TEERT启动子突变与肿瘤的侵袭性相关,常见于弥漫浸润型OCA。
此外,OCA肿瘤细胞中常见线粒体DNA突变,尤其是复合物I亚基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是嗜酸性肿瘤细胞形成的驱动因素。OCA中还存在Wnt/β-catenin、MAPK和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进一步解释了OCA的分子生物学行为。
OCA多发于女性,男女比为1:1.8,平均发病年龄为49岁。临床上,OCA通常表现为颈部无痛性单发结节,部分患者可有压迫症状。实验室检查中,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升高是常见的生化标志。
OCA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浸润程度和基因突变情况。微小浸润型OCA预后良好,无复发报道;包裹性血管浸润型和弥漫浸润型的预后相对较差。TEERT启动子突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常伴有远处转移。
OCA的诊断依赖于细胞学、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综合评估。细针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方法。治疗上,微小浸润型和包裹性血管浸润型OCA通常通过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对于血管浸润灶≥4和弥漫浸润型OCA,建议立即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进行131I治疗。
甲状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独特病理学和分子特征的罕见甲状腺癌类型。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细胞学、组织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综合评估。尽管OCA的预后相对较好,但对于侵袭性较强的病例,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研究OCA的分子机制和临床特征,有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