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后如何防备“看不见的敌人”?

许宝石医生 发布于2024-03-01 22:44 阅读量78

本文由许宝石原创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尽管肺癌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肺癌根治术仍然是目前治疗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手术之后的恢复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肺部感染便是一个难以预料又十分常见的“看不见的敌人”。

今天,我们要聊聊肺癌根治术后的肺部感染问题,探索它的“病原地图”,并重点介绍一个早期风险预测模型,帮助我们早一步预防感染,守护健康。

肺癌手术后感染的“罪魁祸首”

最新研究显示,在肺癌根治术后,有大约25%的患者会遭遇肺部感染。这些“看不见的敌人”大多数是革兰阴性菌,例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等。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不在少数,真菌感染亦有发现,主要是白色念珠菌。

手术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通过对72位接受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多个因素上有显著差异。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年龄≥60岁的患者、有吸烟史的患者、术前肺功能测试中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80%的患者、手术时间≥150分钟的患者、进行了多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以及术中出血量≥200ml的患者。这些因素都是研究中识别出来的和肺部感染发生紧密相关的危险因素。

早期风险预测模型:做好充足的准备

感染发生后,治疗难度增加,恢复周期延长,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提前预警,科学家们根据上述发现,创建了一个早期预测模型。该模型将上述危险因素转化为具体的分值,例如,年龄≥60岁得52分、有吸烟史得65分、术前FEV1≤80%得68分等。通过累加这些分数,我们可以估算出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程度,从而在手术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预防。

防备措施,早做准备

  1. 增强体质:手术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2. 戒烟: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3. 评估肺功能:术前应彻底评估肺功能,对存在风险的患者提前做好准备。
  4. 医疗团队准备:手术时间延长、多叶切除手术和出血量增多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预防措施,医疗团队要针对这些高风险因素做好术后感染的防范工作。

肺癌根治术后的肺部感染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但也不是没有防备的办法。通过早期预测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毕竟,术后的每一天,都是患者与家人共同努力、向健康迈进的宝贵时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