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注意到,有些孩子在不自主地眨眼、清嗓子,甚至有时突然做出一些快速且重复的动作或发声?这些现象可能是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的表现。抽动障碍是一类以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和老师对此常感到困惑,担忧孩子的健康和社交能力,而专业的指南与专家共识则为我们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抽动障碍的基本了解
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快速、反复、不自主地进行运动(如眨眼、摇头)和(或)发声(如咳嗽、哼声)。这种情况可能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较大困扰。据研究,抽动障碍的起病年龄多在2到21岁之间,5至10岁的儿童中更为常见。根据持续时间的不同,抽动障碍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图雷特综合征。国内外针对儿童抽动障碍的指南与共识
近年来,各国针对儿童抽动障碍发布了许多指南和专家共识。然而,这些指南和共识在质量、重点关注的方面存在不一致,可能会使医生和家长在面对具体情况时感到疑惑。为了明确这些指南的现状,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评价,旨在理解不同国家和组织发布的儿童抽动障碍指南和共识的报告质量。
RIGHT 指南质量评价量表
评价采用的是RIGHT(报告指南质量工具)量表,这是一个专为评价医学指南报告质量而设计的工具,包括基本信息、背景、证据、推荐意见等多个领域。主要发现
研究发现,尽管存在一些差异,大部分指南和共识都能充分报告基本信息,如发表时间、目标人群等,但在如何基于证据形成推荐意见、外部评审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很多指南的报告质量仍有提升空间。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未来更新指南时,需要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规范性和全面性,确保指南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对家长和老师的建议
面对孩子可能的抽动障碍,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抽动障碍是可以被妥善管理的,尤其当遵循科学的指南进行诊断和治疗时。此外,家长和老师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包容、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减少因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抽动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等多方协作,共同为孩子创造最佳的成长环境。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未来我们将拥有更多高质量的指南和共识来指导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