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一种形容过于懒惰的人被戏称为“懒癌晚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一种“懒癌”,那就是甲状腺癌。为什么将甲状腺癌称为“懒癌”呢?这是因为与其他类型的癌症相比,甲状腺癌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恶化程度较缓,因此被戏称为懒癌。
甲状腺癌是一种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的恶性肿瘤。它位于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部的喉结下方,是一个蝴蝶状的腺体。甲状腺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发动机”,可以制造、储存并分泌多种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一旦甲状腺出现异常,就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15-59岁的女性群体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大约是男性的两倍左右,逐渐成为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病例的95%左右。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属于相对“懒惰”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因为它们的恶化速度比较缓慢,患者的生存率相对较高。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虽然病例占比在5%左右,但预后较差,多数情况下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治疗难度更大,生存期仅有6个月左右。
有人认为甲状腺癌是“懒癌”,主要是因为它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发展过程较为缓慢,相比其他类型的癌症更容易被治愈。然而,通过总结以往病例的经验,我们发现甲状腺癌同样存在侵犯气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情况。对于所有恶性肿瘤来说,不应忽视其严重性,患者和医生都应高度重视。恶性肿瘤具有高活性,更容易出现转移,悄无声息地侵犯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因此,对于甲状腺癌,我们应该怀有谨慎的态度,避免使用“懒癌”这个词来形容它,也不应将“懒癌”这一特点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从而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目前甲状腺癌的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在甲状腺癌的四种类型中,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最高,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为3-6个月;滤泡状癌也存在较大的机会出现远处转移,研究显示,在滤泡状癌病例中,大约有25%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一旦发生转移,其五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于相对温和的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病例的大部分,但是其依然包含多个亚型,其中一些亚型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可能在早期阶段就发生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甲状腺癌视为“懒癌”。
针对已经发现甲状腺结节且有恶性可能的患者,无论结节的大小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当结节靠近背膜或明显突出时,应立即进行穿刺病理学检查,并及早接受手术治疗。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告知患者结节的性质,不仅仅取决于结节的大小和数量,主要还取决于结节的形态是良性还是恶性。尽管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患者术后生存期长,但很多时候早期就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需要关注颈部淋巴结的情况。虽然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对良好,但仍需引起足够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关键。对于这种“懒癌”,我们不能低估其破坏力。建议关注个人的甲状腺健康,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早就医,以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