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刘崇刚医生 发布于2024-03-21 22:04 阅读量428

本文由刘崇刚原创

丹毒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医称为“丹毒病”,现代医学则称之为“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它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这种细菌通过皮肤或粘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人体,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导致弥漫性炎症。丹毒发病的重要诱因是皮肤破损,如足癣、昆虫叮咬、耳鼻黏膜破损、湿疹、小腿溃疡等皮肤病都可能成为病菌侵入的缺口。

丹毒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皮肤突然肿胀、色红、灼热疼痛为主要特点,肿势可迅速扩大,红斑边界清楚。部分患者在红斑基础上可能出现水疱、大疱或脓疱,可伴有发热、怕冷、头痛、便秘、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不适症状。多数患者可出现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量增高,或有C反应蛋白(CRP)升高。

丹毒发病部位不定,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小腿和面部。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为“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为“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为“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为“赤游丹”。

对于丹毒的治疗,现代医学主张早期、足量、高效的抗感染治疗,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加重感染。在中医看来,丹毒的治疗则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以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总的来说,丹毒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皮肤破损,预防丹毒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丹毒,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期早日康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