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口疝是临床常见的疝气类型,主要发生于腹部手术切口处的腹腔内器官或组织通过切口突出的情况。以下是关于切口疝的科普信息:
- 病因:切口疝的常见病因包括普通切口疝、腹腔镜术后戳孔疝和腹部暂时关闭术形成的切口疝。这些类型的切口疝多发生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病例,如肠外瘘后切口裂开的病人,由于不能及时二期缝合,皮肤爬行覆盖肠管切口自行愈合所致。
- 分类:根据疝环大小,腹壁切口疝一般可分3型:巨型(直径>10厘米)、中型(直径5~10厘米)和小型(直径<5厘米)。
- 症状: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是切口疝的主要症状。站立和用力时突出或明显,平卧时缩小或消失。疝块较大有较多的脏器和组织突出时,可有腹部隐痛、牵拉下坠感等不适,部分病人可伴食欲减退、恶心、焦虑等。疝内容物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可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少数疝环小的病人,可发生嵌顿。
- 并发症: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切口疝的常见并发症。因切口疝内容物一般为肠管和(或)大网膜与疝囊及彼此的反复摩擦极易发生粘连而致不完全性肠梗阻。
总之,切口疝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了解切口疝的病因、分类、症状和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