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里长了东西,不疼不痒,很多人不知道!

史岩医生 发布于2024-03-30 08:18 阅读量390

本文转载自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小丽今年刚从学校毕业,是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孩,平时身体健康。

她正准备进入职场,成为一个“社会人”。

谁知来到医院做入职体检,却检查出她的胸腔“进水”了!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为了查清楚胸片上显示的胸腔积液是怎么回事,小丽又来到了胸外科门诊就诊。



不查不要紧,一查胸部CT,医生看到小丽左侧胸腔果然有大量包裹性积液。

“小丽长了个纵隔肿瘤。”

听到医生的话,小丽一家顿时慌了神,孩子看着健健康康的,怎么会长肿瘤?

“严不严重?能不能治?怎么治?”小丽的家长抓着医生的手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什么是纵隔肿瘤?



首先,你知道纵隔是哪里吗?

纵隔就是左右两肺之间,大家也可粗略地认为是胸口中间的区域。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而纵隔肿瘤其实是一个统称,包括了纵隔囊肿(支气管囊肿、心包、胸腺囊肿等)、胸腺瘤、淋巴瘤、畸胎瘤、神经纤维瘤等。

纵隔肿瘤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实际上大多为良性,恶性的较少,所以大家不要听到得了肿瘤就开始慌张。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纵隔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很多良性的纵隔肿瘤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很多患者也是体检中才无意发现的。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生长到相当大且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由于在胸腔内,肿瘤会压迫呼吸道、食管、神经等,所以,常见的反应就是平时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

恶性肿瘤侵袭性强,可在肿瘤较小时就出现明显症状。

除胸闷、胸痛、咳嗽、呼吸急促等,同时会压迫神经系统,可表现为打嗝、声音嘶哑、心率变慢、恶心呕吐、呃逆及膈麻痹等。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怎么发现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往往是通过胸片发现,但CT和核磁共振更能确定肿瘤的组织特性,也能更好地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

在检查后,医生会根据肿瘤大小、性质等来决定下一步治疗。

如何治疗?

大多数原发性纵隔肿瘤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术前不易明确病理类型的,需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的良性纵隔肿瘤和囊肿,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也应以手术切除为宜。

恶性肿瘤在手术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

所以,在明确小丽是得了纵隔肿瘤后,胸外科团队马上为其安排了手术。

为小丽实施的是胸腔镜下纵隔病损切除术,切口不到5公分,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

入院不到1周,小丽就已经顺利恢复出院了。

病理结果出来后,显示小丽得的其实是一个成熟畸胎瘤,是良性肿瘤的一种。

畸胎瘤是什么?畸胎瘤是一种生殖细胞肿瘤,最常发生在卵巢,其次是在睾丸,此外还可长在纵隔、腹膜后、骶尾部等部位。

良性畸胎瘤在显微镜下观察,除见到皮肤组织及其附件外,还可以见到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黏膜及腺体、肌肉、脑、甲状腺等各种各样的组织成分。

由于这些组织与人体正常的组织十分相似,只是排列结构错乱,像发育畸形的“胎儿”,因此被称为“畸胎瘤”。

虽然纵隔肿瘤发病比较隐匿,但只要做好预防,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胸外科医生建议,最好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

发现纵隔肿瘤应该及时就医,避免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