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及孕产妇为什么容易得痔疮?怀孕后得了痔疮怎么办?

闵春明医生 发布于2024-04-10 10:56 阅读量1365

本文由闵春明原创

痔疮的基本概况

痔疮,俗称痔,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导致的常见肛肠病。痔疮可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发病原因包括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以及不良排便习惯、慢性疾病、低纤维饮食习惯等。约40%的患者没有症状,常见症状包括排便时出血、肛周瘙痒、疼痛和痔赘脱出。

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特性,加之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故容易发生女性痔疮。所以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是有道理的。

女性痔疮高发原因


女性因其生理结构的不同,骨盆脏器受压迫和血流受阻的机会较多,从而造成骨盆器官充血和淤  血,影响肛门的血液循环,导致直肠受到压迫,使粪便通过受阻,排便不畅,最终诱发痔疮。

另外,女性有经期孕期两个特殊时期,在这期间女性的肛门负担往往加重,因此有些女性在月经期或妊娠期常出现排便困难和间隔时间延长,每2-3天才排便1次。更为严重的是女性的妊娠后期,胎儿增大压迫直肠,除了排便困难之外,直肠肛门的静脉血回流发生障碍,这样不仅容易发生痔疮,并且可使原有的痔疮进一步加重。

妊娠期之后的产褥期也是痔疮较高的发病期。肛肠疾病治疗数据显示,产妇分娩后的痔疮发病率非常高。产妇分娩后腹腔空虚,便意容易变得迟钝,加上腹壁松弛,活动减少,排便无力和排便困难的症状增多,常常数日无排便症状。如果粪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长,就会高度硬结,强力排便时损伤肛门直肠,引发痔疮。

除外,女性的更年期也是痔疮的高发期。更年期女性全身肌肉会松弛无力,与肛门功能有关的组织如括约肌、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同样变得无力,肛门功能下降。与此同时,妇女更年期往往出现内分泌与神经功能失调,使人烦躁,有排便感而又便不尽的感觉,造成频繁去厕所的现象,也是诱发痔疮的原因。

女性痔疮的危害


贫血:因痔疮失血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早期女性朋友常感觉缺乏生机,易疲劳。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

皮肤顽疾:便秘是女性朋友的美丽杀手,痔疮又可以加重便秘,便秘时由于无法及时排出体内毒素,导致痤疮、暗疮、色素沉着等皮肤顽疾,久之还会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肥胖:痔疮患者因为肛门组织血管肿胀常有刺痛感、行动不便,加上现在的女性大多经常久坐,血液循环受阻,新陈代谢减缓,此外,三餐不均衡,饮食不健康,不仅导致了痔疮,肥胖也随之而来。

 

影响孕妇、胎儿健康:孕妇是痔疮的高发人群,痔疮发生率高达76%,痔疮经常反复出血,日积月累,导致贫血等症状,不但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也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易造成发育迟缓,低体重,甚至引起早产或死亡。早日清除痔疮,拥有美丽健康的人生!

抑郁症:痔疮长在人的私密部位,很多女性痔疮患者羞于让医生看到患处而耽误病情,时间越长病情就越严重,病情的担忧就囤积在内心深处,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很容易造成了心里的负担。长期的心里障碍就会引发出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避讳一些集体活动像游泳、集体旅游等,其实在人解除疲劳和释放压力过程中集体活动是最好的一种调整方法,在交流和玩耍的过程中会抒发一些感情,大脑神经就会很容易的解除疲劳感从而得到放松,但是缺乏了生活交际上的沟通,人的大脑总是处于思考或者停滞的状态,时间长了,大脑长时间的得不到放松缺乏愉悦感,抑郁的可能性就会增高。

女性如何抵抗痔疮侵袭


第一招: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女性阴道与肛门相邻,阴道分泌物较多,可刺激肛门皮肤,诱发痔疮。因此,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每日温水熏洗,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 


第二招:注意孕期保健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怀孕期间应定时去医院复查。 


第三招:预防便秘合理调配饮食、多选用果蔬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少食辣椒、芥末、姜等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既可以增加食欲,还能改善胃肠功能、纠正便秘。同时,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并选择正确方法治疗便秘,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 


第四招:加强锻炼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可以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预防痔疮。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 


第五招:减压、心情舒畅。女性相对男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情不佳时猛吃东西、猛喝酒的不少,情绪对身体状况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女性避免生活压力过大,保持心情舒畅,对预防痔疮也有重要作用。


怀孕期间真得了痔疮怎么办?孕期治痔疮会影响胎儿吗?


许多女性痔疮都是怀孕时出现的。因为怀孕后,随着胎儿的生长,腹腔内的压力不断增高。到了怀孕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腹腔内的血管,影响静脉的回流,致使痔静脉丛曲张,加上激素的影响,会产生痔疮或加重原有的痔疮。这与怀孕时两腿浮肿的道理是一样的。此外,孕妇的活动量校少,胃肠蠕动缓慢,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粪便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引起大便于燥,排便时干硬的大便可擦破痔粘膜,甚至使原有的痔核脱出,引起嵌顿与坏死,而使症状加重。

怀孕妇女更需预防痔疮得发生:应适当运动,多食瓜果、蔬菜等食物,促使胃肠蠕动,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如有便秘可服用较缓和的通便药物。


孕妇或产妇痔疮采用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一直存在争论。手术会带来疼痛,精神紧张和饮食控制,还会影响到母乳的分泌。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也会给胎儿或新生儿带来影响。由于怀孕期间痔疮的治疗需要考虑对宝宝的影响,如果痔疮未严重到需立即处理的情况,可以先进行保守疗法,等到孩子出生后,痔疮情况也可能减轻,到时候可再试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怀孕初期因为胎儿尚未稳定,加上担心药物影响胎儿,而怀孕后期则会担心引发早产,所以,医生通常都会建议孕妇先进行保守治疗。

具体来说:


怀孕前3个月时,是易发生流产的时期,原有痔疮的孕妇此时应避免采用各种对子宫产生刺激的保守或手术方法。


7—9个月的晚期妊娠妇女患痔疮后,一般也不采用手术治疗。


只有在怀孕4—6个月期间,对于痔疮症状严重,产生贫血、脱垂嵌顿和疼痛的病人,可以考虑采用硬化注射、胶圈套扎或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但应在外科及产科医生的共同监护下进行。

再次强调一下有关于孕妇得痔疮的保守治疗


保守疗法的目的是缓解痔疮的严重程度,首先应预防便秘的发生,如多吃蔬果、少吃刺激辛辣的食物、多喝水、养成良好如厕习惯等;要尽量避免久站、久坐、久蹲,防止痔疮更严重。


准妈妈便秘严重时,发生肿痛症状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膏及软便剂,以避免如厕时用力过度而加重痔疮脱出的情况。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