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便血、腹痛……你的肠道在‘发炎抗议’吗?揭秘溃疡性结肠炎的六大信号”

李国峰医生 发布于2025-04-09 11:21 阅读量37

本文由李国峰原创

作为肛肠科医生,我每天都会接诊许多被腹痛、腹泻困扰的患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起初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但症状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便血、消瘦,最终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这种疾病虽不致命,却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真面目,教您识别它的“求救信号”。

一、溃疡性结肠炎:肠道为何“反复发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主要攻击直肠和结肠黏膜,导致肠道壁红肿、糜烂甚至溃疡。它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人(20-40岁)成了“重灾区”。

二、六大典型症状:肠道发出的“红色警报”

1. **腹泻:肠道失控的“水龙头”** 

  - **黏液脓血便**是典型标志,轻者每天3-4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 

  - 便便像“草莓酱”,混有黏液、脓液和鲜血(直肠出血为主,颜色鲜红)。 

2. **腹痛:肚子的“隐形刀割”** 

  - 多集中在左下腹或下腹部,表现为**绞痛或钝痛**,排便后可能短暂缓解。 

  - 严重时疼痛持续,甚至不敢进食。 

3. **里急后重:厕所成了“第二个家”** 

  - 总感觉“憋不住”,但真去排便时又只能排出少量黏液或血液。 

  - 这是直肠炎症刺激导致的“假性便意”。 

4. **体重下降:吃再多也“偷偷变瘦”** 

  - 长期腹泻、营养吸收不良,加上患者因腹痛恐惧进食,导致体重骤降。 

5. **疲劳与贫血:身体的“能量告急”** 

  - 慢性失血和炎症消耗,引发贫血(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 免疫系统持续“战斗”,让人疲惫不堪。 

6. **肠外表现:别忽视这些“跨界信号”** 

  - **关节痛**(如膝盖、手腕)、**皮肤红斑**、**口腔溃疡**、**眼睛发炎**等,可能与UC的全身免疫反应有关。 

三、这些情况,请立刻就医!

- 腹泻持续超过2周,且普通止泻药无效。 

- 便血颜色暗红或呈柏油样(警惕上消化道出血)。 

- 发热、心率快、剧烈腹痛,可能是重症或并发症(如肠穿孔)。 

- 儿童出现生长迟缓、青春期延迟。 

四、确诊需要哪些检查?

1. **结肠镜+活检**:金标准!直观观察肠道溃疡、充血,并取组织化验。 

2. **粪便检测**:排除感染性腹泻(如细菌、寄生虫)。 

3. **血液检查**:评估炎症程度(C反应蛋白、血沉)和贫血情况。 

五、日常管理:与肠道“和平共处”

- **饮食记录**:避免辛辣、高纤维、乳制品等诱发症状的食物(个体差异大,需自己摸索)。 

- **情绪调节**:压力是炎症的“助燃剂”,冥想、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 

- **定期复查**:即使无症状,也需遵医嘱复查结肠镜,预防癌变风险。 

六、医生寄语

溃疡性结肠炎虽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如5-氨基水杨酸、生物制剂等)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症状,回归正常生活。**切记不要自行停药!** 肠道健康无小事,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它“升级”为更严重的并发症。

“你的每一次腹痛、便血,都是肠道在呼救。听懂它的语言,才能守护健康。”

(本文由肛肠科医生撰写,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