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1980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南希•布林克尔静静地思念着因乳腺癌去世的姐姐,因为在她面前就是那张朝夕与姐妹俩相伴的病床。于是,在1982年,南希创建了以姐姐名字命名的苏珊•G•科曼乳腺癌治疗基金会,让全世界都来关注女性健康,更让“乳房”不再是一个人们羞于启齿的词。再接着,该基金会慢慢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乳腺癌基金,并把象征着关爱乳房的“粉红丝带”推广到全球。
然而,对于每一位女性而言,与乳房同等重要的还有女性的生殖器官。而在所有生殖器官中,阴道就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它最容易被接触到的;它可以扩张,也可以收缩;虽然它承载着人类生存繁衍的重任,但它却是女性体内相当“谦逊”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太平年代”中,阴道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有关阴道的生理解剖,以及相关病痛的知识估计更不需要我再次赘述了,因为我相信各种各样的,有关妇科的科普知识早已普及到街道居委会大妈手中的小册子里了。我在这里依然还是从“美”说起。
与小阴唇那种直观的美不同,阴道无论如何是很难让读者们想到“美”的。相反,读者们会想起冰冷的妇科检查,每个月的尴尬不适,分娩中的剧痛,甚至夫妻生活中的不协调等。所以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讨阴道之美,那就是关爱阴道,就像关爱乳房那样。
怎样去关爱阴道呢?不言而喻,就是通过改善阴道的功能和形态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就像1982年以前,在美国“乳房” 是一个人们羞于启齿的词一样,“阴道”在今天的中国同样是一个让很多女性羞于启齿的词,尽管,她们每天在默默地忍受着各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所以,作为医生,我希望每位女性首先能够克服心理上的羞涩,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面对,去探索,去重视它。
整形美容外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医学与艺术相兼容的学科,它可以为了美去改变某条血管、骨头等的位置。但,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美容手术相比,我觉得阴道的美容手术更要追求“真”,因为它在女性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虽然它经常会被忽略。所谓的“真”就是指医学严谨求实的态度与作风。也就是藤野先生对学生时代鲁迅的那番教导:“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让我们先假设这样一位病人。
在例行公事的妇科检查中,我们看到:与年轻女孩儿那种静静地被小阴唇包裹着的,紧紧地“抿”着的阴道口不同,这位病人的阴道口就像沙皮狗微微张开的嘴巴。而且还能清晰地看到粉红色的阴道上、下壁,就像沙皮狗的上腭和湿乎乎的大舌头。在阴道口周壁上残留了些七零八落的处女膜…这样的阴道显得是如此的悲伤。当再想到,随着年纪的增加,以及身体状况的下降,环绕阴道的肌肉、韧带会更加松弛、无力;阴道粘膜的厚度会变得更加薄,弹性也在慢慢地丧失,不再分泌有润滑和保护功能的液体…所有这些,以及随之而来的压抑、忧郁、无助感等似乎已经不能再用任何文字来表述了,用像蓝调(blues)那样的音乐来表达似乎更贴切些。所以有时我想如果美丽的乳房可以用“粉色”来描述,那么忧郁的阴道似乎可以用“蓝色”来想象了。
面对这样一个“忧郁”的阴道我们应该怎么去追求“真”呢?要追求“真”,我们就应该先要“去伪”。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先探讨关于阴道的几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