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带状疱疹好了还会痛?
带状疱疹(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01炎性反应
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
02去传入
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兴奋性升高;
03中枢敏化
脊髓与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炎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
04外周敏化
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
什么人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本就潜伏在局部的感觉神经节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比如劳累、创伤、年老体弱的时候就可能使病毒重新激活,造成感觉神经节以及神经纤维产生炎症,破坏,甚至发生坏死、变性,所以就会引起神经疼痛。神经的损伤通常都恢复得比较慢,比皮肤上水疱愈合的时间更长,在肉眼可见的带状疱疹水疱皮损已经痊愈之后,神经疼痛还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渐的恢复,所以相当一部分人都会出现疱疹后遗的神经痛,有的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以上都不能完全恢复。
具体情况与每个人的免疫状态和神经损伤的程度有关系,但根本的原因就是神经受到了损伤,而且神经修复时间缓慢,所以就导致了很多带状疱疹治愈之后还会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