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我们知道好多过敏性皮肤疾病,但是春季还有一些其他皮肤病也是在春季容易发生的。比如带状疱疹、手足口病、风疹等疾病。
1.带状疱疹又名“缠腰龙”,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半侧分布的带状红斑、水疱,部分呈簇集性,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可能的发病部位有腰部、胸部、四肢、头面部等。
水痘病因与带状疱疹相同,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群体,表现为头面部、躯干及全身的红疹或水泡,伴有发热、无力、畏寒等症状,具有季节性和传染性。
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最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导致死亡。防控手足口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3.风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前驱期短,会出现低热、全身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风疹患者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以冬春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学龄前儿童。风疹一般潜伏期2-4周,前驱期1-2天,出疹期3天,对于普通人来说危险性小,但对于孕妇来说有一定胎儿致畸的风险,还是需要日常注意防护。
麻疹与风疹相似,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症状更重,会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症状,皮肤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和口腔内麻疹黏膜斑,疹后会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麻疹潜伏期6-18天,前驱期3-4天,出疹期3-4天,恢复期7-10天。
春季过敏性皮肤病应对措施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衣:尽量避免穿着刺激性面料的衣物,如毛织物、化纤物、紧身衣,避免选用刺激性化学物洗涤(含香精的清洁剂与洗涤剂等),建议着宽松全棉衣物,选用中性温和洗涤剂。
食:饮食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如果食物过敏原检测呈阳性,还应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住:家庭居住环境需适当通风,透气,避免甲醛等装修污染,避免接触烟雾、汽车尾气等;尽量不养宠物,避免接触动物毛发、粉尘等。
行:出门戴口罩,避免去过敏原多的场所,在花粉季节尽量在室内,关好门窗,尽量少到树底、花草边,避免蚊虫叮咬。坚持锻炼,提高体质,避免过于剧烈运动。
日常生活:过敏患者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搔抓,用温水洗浴并选用温和的洗浴用品,洗浴频率不要过高,洗后及时进行保湿,出门要注意防晒。
药物治疗
外用:保湿霜、中药药膏、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系统用药: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钙剂、复方甘草酸苷。
其他:物理治疗,如冷喷、黄光、红光、黑光、强脉冲光,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