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痤疮的常用的药物:
1.维A酸类药物
这类药物中,最早被应用的是维A酸;在此之后进入市场的维A酸药物是阿达帕林,会比维A酸更温和一些;第三种维A酸类药物是他扎罗汀,刺激性更强,但效果也会比阿达帕林更好一些。
维A酸类药物可以发挥两类作用:
如果毛孔被堵塞,使用药物后毛孔中的粉刺逐渐被提升到皮肤表面,通常表现为粉刺更加严重,直到全部毛孔被清空;
如果毛孔没有堵塞,那么药物将进入到整个受累区域的毛孔里,预防毛孔堵塞。
关于维A酸药物,有三点需要注意:
1)这三类药物都需要足够的疗程,使皮肤逐渐耐受,并坚持长期用药。
2)因为维A酸类药物有提升粉刺的作用,所以有可能使用后反而粉刺变多,但这是正常情况,隐藏的粉刺都被排出来了。
3)维A酸类药物都具备一定的刺激性,在使用药物前最好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乳或者修复霜,建议夏天用修复乳,冬天用修复霜。
2.过氧苯甲酰
这也是常用的外用药,是一种强氧化剂。
过氧苯甲酰具有收敛并剥脱皮肤表层的作用,可剥脱堵塞毛孔的角蛋白。
同时,它也是一种杀菌剂和抑菌剂,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
过氧苯甲酰和维A酸一样,具有刺激作用,使用前建议先用修复霜。
维A酸和过氧苯甲酰都是药物,具有一定刺激性;
如果是皮肤敏感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
可以用下面三种抗痤疮的功能性护肤品。
3.水杨酸
水杨酸是一种在低浓度时既安全又便宜的粉刺溶解剂,可温和有效的清除轻度痤疮。
它属于β-羟酸,具备脂溶性,所有它很容易进入毛囊导管的皮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防止微粉刺的生成。
4. Ɑ-羟酸
果酸就是这类中的一种,在低浓度时反应温和,可以作为家用产品使用,在高浓度时效果好,但风险较大,需要专业医师操作。
5.壬二酸
壬二酸是一种相当温和的粉刺溶解剂,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轻度杀菌作用,还具有轻度抗炎和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
不过壬二酸不同剂型有不一样的效果,之后我们也会做一期壬二酸的科普。
注意:
水杨酸、果酸和壬二酸这三个产品也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使用的,他们也有一定的侧重点,比如水杨酸控油作用比较强;果酸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和凹陷性瘢痕效果比较好,但也有一定的刺激性;三者中壬二酸的刺激性是最小的,祛红的效果比较好,具体如何选择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