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及预防

刘军连医生 发布于2021-12-29 16:28 阅读量427

本文由刘军连原创

手足口病又称“手口足综合征”,它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主要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的症状,我国已经把它列为丙类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微信截图_20211229162739.png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高(成年人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在湿热环境下更容易繁殖、生存,甚至会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咽分泌物、唾液等广泛传播。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多样的,最主要的就是以密切接触为主,比如说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洗漱用品
(毛巾、牙杯、)、贴身衣物、玩具以及穿上用品引起感染;或者是患者分泌物以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给其他人。


家长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发,及时修剪指甲,更换个人居家衣物;


3. 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6.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