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前部由24个椎骨积聚而成,靠近胸腹内脏,保护脏器,脊柱后部由椎弓、椎板、横突和棘突组成,通过韧带相互联系,周围覆盖肌肉。
脊柱前后两部之间组成椎管,内为脊髓和神经。当椎体、椎弓、椎板等周围骨骼结构因骨折或其他病变侵入椎管时,可引起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由于脊髓很娇嫩,严重时甚至只有少量出血和肉芽组织就可能引起截瘫。
各椎骨之间靠椎间关节和许多韧带连接。在相邻椎骨的椎弓之间,有由弹性结缔组织组成的黄韧带,有很大的弹性,连接相邻的椎板,协助椎板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并限制脊柱的过度屈伸活动;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分别出现在棘突和横突之间;还有较长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等,对稳定脊柱起很重要的作用。椎间盘是连接各椎体的主要结构,由位于中心的髓核和周围环绕着的的纤维环组成。
正常人有24个椎骨,即7个颈椎、12个胸椎和5个腰椎。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骨后凸。这四个弯曲也是经常发病的部位,特别是腰骶交界处的慢性劳损,通常是腰背痛的发病基础。
脊柱的神经支配是脊柱窦椎神经,刺激窦椎神经可引起腰背痛,甚至是坐骨神经痛。
正常人的脊柱有一定的活动程度,但各部位的活动程度不同,颈部和腰部的活动程度较大,胸部的活动程度很小,骶段几乎没有活动。正常情况下,颈部可前屈,后伸各35°-45°,左右侧弯各45°,旋转60°-80°。腰部在臀部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前屈75°-90°,后伸30°,左右侧弯各30°-35°,旋转30°-35°。
脊柱疾病是指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和肌肉发生的病变,然后压迫和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和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是颈椎病和腰椎病。主要症状: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丧失、颈肩疼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肢体疼痛麻木无力,行走不稳,严重者可大小便障碍甚至瘫痪。
腰背痛可分为原发性疼痛和继发性疼痛,牵涉痛、感应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具体疾病可分为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退变滑脱、椎弓峡部裂、小关节紊乱、腰椎骨质增生、胸腰椎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及椎管内肿瘤、脊柱侧弯畸形、骨质疏松、胸腰椎结核症、化脓性脊柱炎、慢性劳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