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痛大家都应该感受过,有的人是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就会减轻或缓解;有的人是坐或躺着休息的时候疼痛明显,而活动的时候不明显……不同的腰痛,背后的原因可能大不相同。
1、腰椎原因
腰椎是腰部的主要负重结构,包括腰椎骨、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终板等结构,这些结构都可能发生生理性的退变、劳损或外伤,从而出现腰部疼痛。
站立或行走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病变周围神经受到的刺激会增加,所以在直立位时疼痛会比较明显,而平卧时疼痛则会减轻。
2、腰部肌肉原因
腰部肌肉丰富且力量大,承担日常腰部的各种动作,但过度负重、发力不当、姿势不当都有可能造成腰部肌肉的损伤。
如果是急性损伤,患者往往在弯腰取物、旋转腰部时会出现剧烈疼痛,站立或坐着时就不会有疼痛感;慢性腰肌劳损属于慢性的无菌性炎症,常常在久站、久坐及夜间久卧后出现疼痛,适当活动后疼痛会有所缓解。
3、腹腔或盆腔脏器原因
泌尿系统疾病和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腰腹痛比较常见,一般与体位变化没有明显关系。泌尿系统慢性炎症一般表现为单侧腰部的慢性、复发性疼痛,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路(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腰痛比较剧烈,可向腹股沟、会阴部、甚至大腿内侧放射痛;慢性盆腔炎则表现为下腹部的坠胀痛,同时可合并出现腰骶部的酸胀疼痛。
4、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腰椎椎体骨质发生了压缩性断裂损伤,患者在平卧、坐位或行走时均没有痛感,但在翻身、坐起或躺下的过程中疼痛会非常明显,甚至咳嗽、打喷嚏也会引起腰部的剧烈疼痛,严格卧床休息时疼痛则减轻。一般有受伤史。但是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严重,可以无明确外伤病史,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