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来临并非“静悄悄”!医生叮嘱:50岁过后,这4件事尽量少碰

王宏丽医生 发布于2023-12-19 11:24 阅读量392

本文转载自体魄网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可能患有脑梗塞,每六秒钟就会有1人死于脑梗塞。

01 脑梗是什么?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02 脑梗前的征兆要知道

脑梗发生前,身体通常会出现以下3种症状:

1、 哈欠不断

如果在睡眠良好的情况下,总是出现哈欠不断的表现,就要警惕脑部血管堵塞、大脑供氧不足的可能了。

2、 血压异常

血压异常升高,达到200/120mmHg以上时,要引起重视,这很可能是脑梗的前兆。

3、 突发眩晕、头痛

脑梗的患者在发病之前,会出现眩晕的情况,特别是在晨起的时候。同时还会出现突然的剧烈头痛,或是嗜睡的情况,当出现这些异常时,也要想到脑梗的可能。

03 医生叮嘱:50岁过后,这4件事尽量少碰

研究显示,5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脑梗,都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注意预防。想要远离脑梗,就要少碰以下这几件事。

1)香烟

长期大量的吸烟,是诱发脑中风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造成脑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香烟中含有某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损伤血管,进而就会增加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大量的吸烟还会使血液更容易被凝结成血栓,就会堵塞到血管,同时还会使脑部的血管发生痉挛。所以长期大量的吸烟,会更容易使人患上脑梗。

2)酒精

长期大量的饮酒,会使血红细胞的比积和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引起附壁的血栓。酒精还会加快血流的速度,容易导致形成的血栓流入到细小的血管中,进而造成堵塞的情况。

喝酒还会直接影响高密度脂蛋白,特别是大量的摄入烈性酒以后,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脑梗会发生在酗酒以后。

3)重口味食物

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都是诱发脑梗的因素。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得脑梗,是因为体内的血糖过高,导致血液呈现高滞、高凝、高粘的倾向,就会更容易形成血栓。而高盐则是因为会影响到血液的渗透压,从而引发血栓。高脂的食物会导致体内的血脂升高,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4)反式脂肪酸

在自然的食物当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几乎没有,这种脂肪酸很难被人体消化,它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见于薯片、蛋糕等食物中,摄入过多会影响身体健康。

这种脂肪酸会增加血液的凝聚力和粘稠度,很容易诱发血栓,进而就会增加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

04防硬化,避免脑梗,坚持做好4件事

第一件事:常补充,保护血管

1、补充营养

临床表现,80%的血管堵塞的人,都是因为体内有血栓和血脂过高。

当人体缺乏鞣花酸时,血管壁就会失去应有的弹性。血管壁弹性的下降,会导致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当斑块脱落后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导致各种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

在三锦莓中就含有对身体非常重要的有益因子鞣花酸,它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一种元素。

鞣花酸是之所以被称为重要的有益因子,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对血脂、血压起到平衡作用,还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微型血管的脆性,同时还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扩张冠状动脉,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三锦莓,石榴,葡萄都含有这种元素,其中三锦莓中这种元素含量最高,高达66%。

第二件事:清除血管,多做2件事

1、经常喝水

喝水,有这运输作用,可将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等垃圾物质,代谢掉。

喝水,有调节作用,水可以稀释血液,减少血液的粘稠度。

喝水,有保护作用,保护血管不受损伤,减少血管炎症的发生。

2、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的波动,导致体内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很大,增加血管的压力。

保持稳定的情绪,尤其是老年人,不要太兴奋或悲伤。

可以降低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的发生率。

第三件事:运动,强壮的血管

1、转动头部

左右转,上下转,摇头晃脑,可增加颈部运动,促进血液流动,保护血管,增加脑部的滋养,预防脑梗塞。

2、转动手腕

用手腕画圈,顺时针30次,逆时针30次,增加手部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

3、转转脚碗

手和脚,连通着身体的12条经络,和手的方法一样,舒筋活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