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了——如何找到过敏原?

柴海霞医生 发布于2022-05-31 14:49 阅读量2248

本文由柴海霞原创

 “我皮肤经常起红疹,家里人不让吃发物的食物,我想了解到底哪些食物不能吃?”

     

“我一到灰尘多的地方,我就会不停的打喷嚏、流鼻涕,会是对尘螨过敏吗?”

        

在我们身边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过敏现象,如何帮助“过敏星人”查找过敏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



过敏原检查有哪些?

       

目前,过敏原检测主要集中在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和T细胞介导的IV型超敏反应,分为两类:体内过敏原试验和体外过敏原试验。

       

(1)体内过敏原试验: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斑贴试验和激发试验;

       

(2)体外过敏原试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试验、总IgE试验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在这些众多的检查方法中,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查方法是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试验,其次是斑贴试验,重点介绍如下。



皮肤点刺试验

       

通过将微量的过敏原点刺导入皮肤,引起皮肤内的效应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从而观察患者是否对点刺的过敏原过敏。过敏患者会在皮肤表面产生风团或红斑,而不过敏的患者皮肤表面没有异常表现。

       

主要适用于:


①过敏性鼻炎、鼻窦炎;②过敏性结膜炎;③哮喘;④特应性皮炎(怀疑由IgE介导);⑤慢性荨麻疹(仅怀疑由 IgE 介导时);⑥食物过敏(口腔过敏综合征、怀疑由食物诱发的急性荨麻疹或皮疹加重、严重过敏反应等);⑦药物过敏;⑧昆虫毒液过敏;⑨发病机制中部分由 IgE 参与的少见疾病,如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或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⑩职业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等其他 IgE 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斑贴试验

       

将可疑的过敏原敷贴于患者皮肤,观察是否在局部诱发炎症反应,根据皮肤对过敏原的反应,判断是否对这种物质接触过敏,主要适用于:

       

①接触性皮炎:如对金属过敏的患者,在带项链、手链时,甚至接触金属钥匙时间偏长都会出现过敏症状。

       

②持续皮炎湿疹长时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是稳定的皮炎再次加重,如脂溢性皮炎、淤积性皮炎、钱币样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等;

       

③特殊部位的慢性皮炎,尤其是累及手、足、面部或眼睑部位的慢性皮炎;

       

④反复发生的黏膜反应,如结膜炎、口炎和外阴黏膜炎;


       

⑤职业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如美容、美发、美甲师、修理工等因长时间接触化学试剂、机油等导致的手部或其他部位的皮炎。

       

⑥医用体内植入物诱发的皮炎湿疹:如骨科的人工关节、心内科的心脏支架、人工瓣膜等,由植入金属材料而引发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⑦代表接触性皮炎的其他情况:多形红斑样、扁平苔藓样、银屑病样、肉芽肿性和淋巴瘤样反应。



总IgE及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

       

通过测定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

IgE 抗体来判断患者是否过敏,如果观察到的症状与检测到的过敏原一致,则可被认为是过敏。

       

IgE是浓度最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约为体内IgG血清浓度的1/66000,正常血清IgE水平为0-100IU/mL(有时以kU/L表示)。


但是需要注意,血清总IgE增加不仅见于过敏性疾病,还可见于寄生虫、病毒感染、某些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某些炎症性疾病、某些恶性肿瘤和少数其他疾病,所以并不是IgE增高,一定代表过敏,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过敏人群来讲,正确检测过敏原不仅可以查找引起过敏的“罪魁祸首”,而且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护,从而与“过敏物质”和平相处,提高“过敏星人”的生活质量。

转载微信公众号“过敏慢病管理”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