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有患者问:“医生, 我怀孕了怎样做宫颈癌筛查?”也有不少做过宫颈锥切的患者问:“医生,我因上皮内病变做了宫颈锥切,怎样来筛查预防宫颈癌呢?”
众所周知,宫颈癌筛查的目标人群是有性生活的适龄女性,目的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官颈癌。然而很多筛查建议都是针对普通人群的,并不适合部分特殊人群,如高危因素人群、妊娠期女性、因宫颈癌前病变接受切除性治疗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那对于这些特殊人群的宫颈癌筛查是如何进行的呢?
今天借助160平台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25岁以下高危人群
一般来说,我国普通女性的宫颈癌筛查起始年龄为25岁,主要是基于<25岁女性HPV感染率较高,但多为一过性感染,另外宫颈癌的发病率也相当较低,如果过早干预,可能对妇女的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年轻女性中逐渐提高HPV疫苗的接种率,从而进一步降低HPV相关癌前病变和癌的发生率变得尤为重要。
但是,对于<25岁女性,如存在多性伴史、过早性生活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吸烟等高危因素时,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增加。因此我国指南给出意见:对于25岁以下高危女性,推荐性生活开始后1年内进行筛查,并适当缩短筛查间隔。
好多怀孕的女性,担心筛查对孩子不好,所以很纠结。
妊娠期女性由于伦理原因,评估HPV疫苗接种对妊娠期女性及其子代的影响的临床研究无法开展。由于缺乏直接证据,为安全起见,不推荐妊娠期女性接种HPV疫苗。
但是,如果从未接受过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或者未进行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恰好到需再次宫颈癌筛查的女性碰上孕期时该怎么办呢?
别担心,对妊娠期女性进行筛查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宫颈癌,妊娠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是安全的,不会对母儿健康构成威胁。指南推荐在孕前检查或者第一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宫颈癌筛查,筛查方法采用单独细胞学检查或联合筛查。
因宫颈癌前病变接受切除性治疗人群
宫颈癌前病变的女性,在接受子宫颈切除术治疗之后,仍会出现复发风险。有数据显示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AIS)治疗后CIN2及以上复发率为5%~16%,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2~5 倍。
指南推荐术后6个月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或单独HPV检测复查,如检测结果无异常,建议每12个月再次复查;如在治疗后连续3年复查结果无异常,可将复查间隔延长至每3年1次,持续至少25年。
女性朋友们坚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通过筛查预防宫颈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