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菌群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症

崔建民医生 发布于2024-01-31 04:53 阅读量794

本文由崔建民原创

现在大家比较认可阴道菌群与阴道炎症的关系。阴道炎的最根本原因是菌群失调已经成为定论。

但是很少有人知晓宫腔菌群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的关系。甚至好多医生和患者都认为宫腔内是没有细菌的。

今天借助160平台给大家分析一下宫腔菌群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症。


图片发自160App


    图1  宫腔镜下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

目前宫腔内是无菌环境说法存疑,理由很明确……健康女性宫腔亦可检测出微生物。

宫腔内与阴道内的细菌菌落受慢性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影响呈现相似的波动规律,或许有些人会问,宫腔内与阴道内的细菌菌落是否完全一样呢?

宫腔、子宫颈、阴道的菌落构成均不一致,提示细菌存在血源性或盆腔源性途径。

宫腔内细菌菌落的改变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相较于健康女性,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宫腔内菌群多样性低,且患者个体间的菌群差异度高。

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宫腔内乳杆菌较少。反之,一些常见菌如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含量丰富。

对于阴道来说去分泌物做菌群检查很简单,但是子宫内膜微生物检查存在挑战。

1.取样时宫颈和阴道微生物有可能会污染宫腔微生物,部分医生通过使用双套管或三套管经宫颈取样解决。


图片发自160App

                  图2 宫颈分泌物取材图像

2.宫腔微生物在不同月经周期是有差异的,因此分析病原微生物时应考虑月经周期。

3.微生物培养和PCR分析不能识别全部的微生物,只对某一些特定微生物进行识别。

慢性子宫内膜炎症可导致腹痛、不孕等。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衷心祝愿所有的女士朋友们拥有健康的子宫!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