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专家门诊接诊,一患者需要抽血化验,去检验科抽血,抽血的过程中进行了抢救,原来是她有晕针。
今天借助160平台,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晕针的相关知识。
首先有的人会问晕针有哪些症状呢?
晕针的症状有心悸恶心、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出冷汗等,分为先兆期、发作期和后期的典型发作过程。
一、症状
1.先兆期:患者先是头部出现不适,上腹部和全身感觉不适,视力出现模糊,伴有耳鸣、心悸、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该过程较短暂,部分患者并无先兆期。
2.发作期:轻者头晕胸闷,感觉四肢无力发软发凉,伴有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的症状;重者晕倒在地,意识逐渐丧失,大汗淋漓,面色灰白,血压下降迅速,少数伴有惊厥。部分患者并无发作期,直接进入后期。
3.后期:若处理及时,恢复后患者明显感到疲乏,面色依旧苍白,出汗减少并有困意,轻症状者则恢复较快,略微不适。
怎样解决患者的晕针?
1.进针前:在开始进针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晕针的含义及原因,尽量减少患者的恐惧情绪。
2.进针时:在进针时可以多通过与他人聊天,或玩手机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可通过不看、“发声练习”等方式来帮助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以避免此次出现晕针;另一方面通过“多看”可以达到脱敏治疗的效果,帮助自己摆脱晕针。
3.治疗结束后:在治疗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尽量在诊室观察半小时,未出现明显不适反应后再离开。
如果症状比较剧烈,出现了晕厥、休克,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坚信在医生和患者的努力下,晕针成为患者的过去!坚强的,勇敢的对待抽血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