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多病,中医为您解惑

刘召清医生 发布于2024-10-19 21:27 阅读量174

本文由刘召清原创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随着季节的更替,我们迎来了凉爽而干燥的秋季。每到这个时候,门诊量往往会有所增加,许多人都容易在秋季患上各种疾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一探究竟。




中医认为,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人体的正气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外界的邪气如秋风中的寒邪、燥邪等,时刻觊觎着我们身体的防线。




寒邪是秋季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当气温骤降,若我们未能及时增添衣物,寒邪便会乘虚而入,侵袭我们的肌表和经络,导致感冒、咳嗽、关节疼痛等病症。特别是那些平素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的人,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犯。




燥邪也是秋季的一大“元凶”。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津液,使得人体出现口干、咽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症状。燥邪还会影响肺脏的功能,导致干咳少痰、声音嘶哑等肺部疾病。




此外,秋季是从炎热的夏季向寒冷的冬季过渡的阶段,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在随之调整。经过了夏季的消耗,人体的正气相对不足,抵抗力有所下降。就如同经历了一场大战后的军队,需要时间来休整和恢复。此时,如果不能合理地调养身体,补充营养,就容易被疾病“钻空子”。




那么,在秋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疾病呢?中医讲究“未病先防”,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特别是早晚温差大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其次,饮食上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蜂蜜等,以补充津液,抵御燥邪。同时,要少吃辛辣、油腻、煎炸等容易助燥伤阴的食物。




再者,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最后,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也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总之,秋季多病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我们遵循中医的养生之道,合理调养身体,就能安然度过这个季节,迎接冬日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疾病远离我们的生活!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