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系咽扁桃体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属生理性,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淋巴组织,并随年龄而增生,6岁时即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渐退化,若其影响全身健康或邻近器官者,才称腺样体肥大。
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发生耳鼻咽等症状。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舌根后坠常有鼾声,夜寐不宁,鼻分泌多,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因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吞咽与呼吸之间共济运动失调,常发生呛咳。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粘膜,易患气管炎。
儿童时期易患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若反复发作,腺样体可迅速增生肥大,致加重鼻阻塞,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可见,它确实是反复生病后引起的结果,而不是病因。因此,手术切除腺样体并不治本,很多病儿手术后都会有腺样体再次肥大的反复。而且腺样体本身是我们身体的防疫系统,就像扁桃体一样,如果割除了,很容易导致我们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由于古书上并没有腺样体肥大这个病,只有症状,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属于痰核范畴,应该从痰论治。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是由于感冒后引起,“邪毒侵肺,肺热壅鼻”,从而导致出现头痛、耳痛、鼻塞、流黄涕、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而慢性的病机则是“痰湿凝聚,脾虚痰阻”,是由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聚于鼻咽,导致痰核。此时患儿的症状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食欠佳、鼻塞、痰多、张口呼吸。舌淡、苔薄白腻,脉细无力。
既然病机有两种,那么治法自然不同。第一种肺热壅鼻之痰核为实证,当以驱邪为主,理应清肺通窍、化痰散结。
推荐方为清肺化痰通窍方。( 金银花5g、连翘5g、辛夷5g、石菖蒲5g、黄芩5g、夏枯草5g、象贝母2g、丝瓜络5g、生牡蛎9g、甘草2g)。7剂。两碗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小火10分钟即可。可内服,早晚各一碗。亦可泡脚,泡脚水位和内踝平齐即可,时间以将要出汗,还没出汗为度。
方中金银花性寒味甘,可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连翘性苦微寒,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辛夷入肺经善通鼻窍,为鼻科圣药;菖蒲芳香走窜,豁痰开窍醒神;黄芩清肺泻火,引药上行;丝瓜络、象贝母、夏枯草、牡蛎均可消肿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肺通窍、化痰散结之功效。
第二种脾虚痰阻型痰核,属虚实夹杂,当邪正兼顾,治以运脾化痰、通窍散结。也就是实脾土,燥脾湿,助中焦转输,以绝痰之源。
推荐方为运脾化痰通窍方( 苍术4g、薏苡仁4g、辛夷4g、石菖蒲4g、黄芩4g、夏枯草4g、象贝母3g、丝瓜络4g、生牡蛎8g、陈皮2g、甘草2g)。7剂。两碗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小火10分钟即可。可内服,早晚各一碗。亦可泡脚,泡脚水位和内踝平齐即可,时间以将要出汗,还没出汗为度。
方中苍术芳香燥烈,燥湿健脾,为运脾要药;薏苡仁甘淡,健脾渗湿;辛夷善通鼻窍;石菖蒲豁痰开窍;黄芩燥湿,引药上行;生牡蛎、夏枯草、象贝母、丝瓜络合用可化痰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运脾以消痰,通窍以通气。
两种治疗思路,在临床上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除此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在使用中药时,要配合穴位按摩——按揉迎香穴。
迎香穴是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手阳明为大肠经,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足阳明为胃经,又脾与胃相表里,脾胃健运,痰湿可除,可以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症状。
总之,腺样体肥大在中医里,并不是病源,手术切割只能暂时缓解病情,并不治本。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病案,我根据症状,用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思路辨证论治,效果也很不错。
而且腺样体在孩子长到11岁的时候会自然萎缩,如果病情不重,建议谨慎开刀,用中医调理,孩子长大后,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