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超重合并脂肪肝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对于肥胖超重合并脂肪肝的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治疗的基石。通过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可有效改善病情。饮食上应坚持能量负平衡,限制超加工食品、高饱和脂肪食物、高糖或高果糖食物、含糖饮料和果汁的摄入,增加蔬菜和全谷类等高纤维素食物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应尽可能增加体力活动,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以提高锻炼的安全性和效果。
非药物治疗的潜在效果:有研究表明,超重/肥胖患者体重减轻越多,越有利于代谢、心血管和肝脏的获益。1年内逐渐减重3%~5%可以逆转脂肪肝,减重7%~10%可以缓解脂肪性肝炎,减重10%以上可以逆转肝纤维化。
药物治疗的适用情况
肥胖超重且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者:当BMI≥28kg/m²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通过生活方式改变难以实现1年减重5%以上时,可考虑使用减肥药物,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等。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优先选用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以及司美格鲁肽等降糖药物。
存在其他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当患者并存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肝损伤时,需要应用相关药物进行干预。例如,动脉硬化性血脂紊乱的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但失代偿期肝硬化等严重肝病患者应谨慎使用或暂停他汀类药物;高血压病的治疗用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合并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时可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特殊情况的考量
肝纤维化及脂肪性肝炎患者:对于肝活检确诊的脂肪性肝炎以及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炎症损伤和/或纤维化风险的患者,可选用1种肝损伤治疗药物长期治疗,或建议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代谢手术的适用人群:符合减重代谢手术标准的非硬化性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可考虑应用代谢手术治疗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例如,BMI>32.5kg/m²且合并T2DM的患者,可通过代谢手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警惕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营养不良和酒精滥用风险。
总之,肥胖超重合并脂肪肝患者并非必须进行药物治疗,应优先考虑生活方式的调整。当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或存在其他需要药物干预的情况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同时,对于部分特殊患者,代谢手术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