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患者病情严重后可能出现以下身体外在表现症状:
全身症状:
身体乏力:乙肝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受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同时炎症本身会导致身体消耗增加。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肝脏炎症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食物消化不彻底,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
肝区不适:
肝区疼痛:肝脏表面有一层肝包膜,痛觉神经丰富,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被拉扯,刺激痛觉神经,出现肝区隐痛、胀痛等不适感,有时还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
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病情较重时,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进而引起皮肤、眼睛出现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样。
肝外表现:
肝病面容:当肝脏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或者已经出现肝硬化时,肝脏功能下降,会导致面部色素堆积,表现为面部、眼眶周围皮肤暗淡无光泽,色泽也逐渐变暗,黝黑且弹性降低,皮肤也变得干燥、粗糙。
肝掌:正常人的手掌是均匀一致的淡红色,而当肝脏代谢能力减弱时,代谢雌激素的能力也会下降,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过量的雌激素会刺激毛细血管,导致其充血、扩张,引起肝掌的出现,表现为手掌两侧的大、小鱼际处呈现出粉红色斑点和斑块,按压以后变为苍白色,松开后又呈现粉红色。
蜘蛛痣:雌激素浓度升高引起的毛细血管充血扩张也会在身体上出现蜘蛛痣,蜘蛛痣本质是一个血管痣,中心是红色点状隆起,周围有许多细小分枝向外辐射,如同蜘蛛的脚,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蜘蛛卧在皮肤上。
其他症状:
肝脾肿大:严重的乙肝会引起肝脏和脾脏肿大,通过触诊或医学检查可发现,肝脾肿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引发更多不适症状,还可能影响肝脏和脾脏的正常功能。
凝血功能异常: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场所,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月经增多、消化道出血等。
肝外系统表现:慢性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患者,还可能出现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神经系统疾病、心理表现、多关节炎和皮肤病等肝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