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影响情感稳定性的精神障碍。这一疾病使个体经历极端的情感波动,包括情绪高涨的躁狂期和情绪低落的抑郁期。人们通常在20至30岁之间首次发病,但它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发生。
躁狂期与抑郁期
躁狂期
在躁狂期,患者可能经历过度的兴奋、冲动、精力亢奋和对风险的过分乐观。他们可能睡眠时间减少,行为冲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这个阶段,人们可能感到无敌、创造力爆发,但同时也可能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抑郁期
相反,在抑郁期,患者会感到极度的悲伤、无助和沮丧。他们可能失去兴趣,感到疲倦,对生活失去信心。睡眠障碍、食欲变化和自杀念头可能在这个阶段出现。
诊断与治疗
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行为和情绪历史。专业医生可能借助心理评估和症状评分量表来确诊。
治疗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常用的药物包括情感稳定剂、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心理治疗则帮助患者学会认知行为技能,以管理情感波动和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和支持
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也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都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
结语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心理疾病,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综合治疗,许多人能够有效管理症状,过上正常、有质量的生活。理解和支持是帮助患者走出双相情感障碍痛苦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促使更多人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减少疾病的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