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苦参到底有多苦

胡亚琪医生 发布于2024-02-18 21:50 阅读量3776

本文由胡亚琪原创

苦参在中药学中属于清热燥湿药,其味苦性寒,归于心、肝、胃、大肠、膀胱经。苦参的苦味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成分,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中药名成大多都是有渊源的,它不叫甜参,不叫酸参。大家知道甘草是有些甘味的,中药讲究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引经报使。取象比类用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配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取象比类”,即根据药物的外形、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将其与疾病症状、病因等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药物的功效和应用范围。




取象比类用药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万物皆有象,而象与象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通过观察药物的外形、颜色、质地等特征,可以了解其内在的性质和功效,进而指导临床用药。例如,地黄类药物的形状类似于人体肾脏,因此被认为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的作用;红花类药物的颜色为红色,与血液相似,因此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人参类药物的形态类似于人的身体,因此被认为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益智的作用。尽管取象比类用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方面,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加工方法下,其外形、颜色、质地等特征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药物的内在性质。另一方面,取象比类用药的方法过于主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的观察和判断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巧合呢,还是巧合呢,还是不是巧合呢。苦参外形上看起来与人参有些相似,大小也相近,但苦参的茎干为丛生状态,通常十几根簇拥在一起,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


  《神农本草经》载苦参“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苦参确实有利小便的作用,湿热蕴结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者,配石韦、车前子、栀子等药用。《金匮要略》当归贝母苦参丸言:“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本草正义》说“苦参,大苦大寒,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亦烈。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亦嫌其峻厉而避之也。然毒风恶癞,非此不除,今人但以为洗疮之用,恐未免因噎而废食耳。” 其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蕴结而致的病症。湿热痢疾可配黄苓、黄连、木香; 湿热黄疸可配茵陈、山桅、龙胆草;湿热淋证,小便涩痛,可配车前子、滑石;湿热带下可配黄柏、椿根皮。外用具有良好的杀虫解毒和止痒效用,能抑制皮肤真菌,故临床常与蛇床子、黄 柏、明矶等煎汤外洗或研末调敷,治疗皮肤瘙痒、疥疮、湿疹、顽癣、麻风及妇女阴痒(滴虫性 阴道炎)等病症。现代用本品配枯矶、硫黄等制成软膏,配樟脑等制成酊剂,用治上述病症, 均收到疗效。苦参研末外敷,还可用于疮疡肿毒、外痔痒痛、口舌生疮及水火烫伤等。脾胃虚寒及孕妇慎用。前人有苦参久服伤肾,使人腰重腰痛的说法(沈括《梦溪笔谈》卷18记载,用苦参揩齿日久,能使人腰)。还要记得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


苦参中的苦参碱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苦参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得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快速心律失常等有用的机会。.苦参对癌症属湿热下注,或湿毒壅滞者用之最宜,如膀胱癌、直肠癌、宫颈癌等。若肿瘤晚期伴胸腹积液,或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者,辨证应用,也有较好效果。好啦,本次的中药分享到此结束,欲知更多精彩,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