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破天机“——肿瘤不良反应之化疗篇

胡亚琪医生 发布于2024-01-10 18:40 阅读量5146

本文由胡亚琪原创

肿瘤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各不相同,临床上需要对症处理。

                             

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多数化疗药物对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会引起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从而导致感染、贫血和出血的风险增加。化疗所用药物对DNA合成有抑制作用,而造血细胞需要频繁地进行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因此很容易被药物损伤。临床上需要监测血常规,一旦发生严重骨髓抑制则需要停药、输血或使用造血生长因子。

                           

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细胞,激活呕吐中枢,导致化学受体触发区受到刺激,从而出现恶心、呕吐。此外,细胞毒性作用也会损伤肠黏膜,引起腹泻。使用抗呕吐药物、制酸药等可以预防和治疗这些反应。

部分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对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会引起肝肾功能异常。临床上需要监测肝肾功能指标,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考虑减量或停药。顺铂等化疗药还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对称性的手足麻木、针刺样疼痛等。这是由于顺铂影响细胞内蛋白合成、损伤轴突运输导致的。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减少神经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或改为间断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扩大化疗间期,让神经有恢复时间。改变给药方法,如减慢输注速度,可以降低神经毒性作用。中医治疗:如艾灸、推拿、跌打损伤等,可活血化瘀、舒经通络,调节气血,减轻神经炎症水肿。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