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念冥想中发现真我

胡亚琪医生 发布于2023-12-29 17:44 阅读量2248

本文由胡亚琪原创

在想聊到“正念冥想”这个话题时,心情有点复杂,因为我也还在路上。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约八九年前首次接触到正念禅修这个概念,看了两本相关的书,并没有好好实践或者是练习,后来在阅读中,经常在一些书上会涉及冥想这概念,便学习了解了一些。

正念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并太清楚。卡巴金在《意识觉醒》一书中写道:正念是刻意地集中注意力、有意识的活在当下以及不加评判。正念就是不带评判地与此时此刻产生连接,就是你能够完完整整地生活在当下,而不是在心中对此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评判。那么正念和冥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冥想是获得头脑空间的一种方式,或者说,冥想是我们达成正念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在所有的方式当中最容易的一种。头脑空间是一种深层的宁静感、富足感、满足感,它无关情绪。

                       

一个人想要游刃有余、自由的使用自己精神、肉体的力量,这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的大脑处在自动驾驶状态,消耗你的ATP却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产出。《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愿意是指针石治病,这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现在病人的神气已经散越,志意已经散乱,纵然有好的方法,神气不起应有的作用,则病不能好。况且病人的严重情况,是已经达到精神败坏,神气离去,营卫不可以再恢复的地步了。细细把玩,形体衰败,气血不足,难道这个人还可以耳聪目明的建功立业,工作出色么?故善养生者,必善养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据说在工作中产生心流的人,都非常的快乐,而且通常能取得一些成就。专注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肿瘤患者中,ASCO指南:推荐正念冥想舒缓癌症患者中重度焦虑抑郁;冥想舒缓焦虑,减轻恐惧、抑郁情绪,减轻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于练习的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专注于你此刻做的事,因为如果要从打坐,站桩、太极拳、瑜伽等等方式,你想去做了,你可以选择一种你愿意接受的方式去知行合一,术虽多,道则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喝茶是禅修,扫地是禅修,有人认为人生是一场修行,举手投足皆是禅修。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