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一边儿有个师傅让它使出浑身解数对抗病毒,像是超级英雄出场,一边儿又有个师傅让它悠着点,别太卖力,像是个拖后腿的助手。这俩师傅,就是免疫系统的“抑制”和“激活”。 就像是村里的肌肉猛男,虽然力气大,但也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拳头,不然一不留神就可能伤到自己人。太弱了也不行,那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车,还没跑几步就停下来了。如果免疫抑制,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肿瘤、免疫缺陷病等疾病;如果免疫过度激活,人体免疫细胞反而会攻击我们自身器官,产生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肌炎等自身免疫病。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原本是想增强机体免疫,但是在治疗过过程中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导致免疫系统又过度激活,造成自己的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的组织器官,这就出现了相应的不良反应。今天,我们一块来聊聊肿瘤之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一、 特殊人群用药要注意
1) 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狼疮、银屑病、溃疡型结肠炎等,这类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治疗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肿瘤合并自身免疫病患者,在密切监测的条件下,用免疫药物之前尽可能把激素用药减到最低。
2) 骨髓、器官移植患者,增加器官排斥的风险的同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可能也不会太好。合并HBV 感染的患者,需在HBV-DNA 低于2000IU/ml 后再开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最喜欢攻击人体的哪些重要器官?
免疫细胞“大军”活跃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就是那些天天要跟外界“交战”的器官,因为它们得随时准备对抗那些“不速之客”,所以免疫反应特别热闹。拿我们的皮肤、消化道(肠道里可是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哦)、还有肺来说吧,它们可是非常容易受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攻击”。不仅这些,自身免疫病、风湿病也总喜欢找上它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让自身免疫抗体增多。那么,这些多出来的抗体都去哪儿了呢?它们就像一群到处旅游的游客,会在全身血液里游走,最后选几个自己喜欢的“度假胜地”。它们爱去的“景点”有内分泌系统、肌肉和骨骼,还有我们那既强大又具有代谢和免疫功能的肝脏和肾脏。还有一些有特殊喜好的抗体,它们会跑到心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眼部等地方“度假”,结果就产生了一些比较少见的不良反应。
三、 常见免疫不良反应的症状
① 皮肤症状: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斑丘疹和瘙痒,还有水疱。大部分在治疗的前几天或者前几周,也有延迟出现的。可以用润肤乳,局部涂抹激素类的药膏或者口服抗组胺药物,甚至外用激素及口服激素。
轻微的瘙痒,外用激素类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就可以。强烈广泛的瘙痒,皮肤都抓破了,考虑先暂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由医生治疗后,瘙痒症状稳定后,再评估是否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严重不良反应,皮肤出现大疱和脱皮,合并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② 胃肠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腹泻,还可出现腹痛、大便带血和黏液、发热等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合并口腔溃疡、肛门病变(肛瘘、脓肿、肛裂)以及关节疼痛、内分泌紊乱、皮肤病变等肠外表现。如果腹泻次数4-6次/天,伴有腹痛、大便带血、带粘液这些症状的,属于2级不良反应。次数大于7次/天,属于3级不良反应;建议住院专科治疗。危重者可以出现脱水、休克、肠穿孔这些危机生命的症状。
③ 肺部症状
免疫相关性肺炎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咳嗽、发热或胸痛,但是大约1/3 患者无任何症状,仅有影像学异常。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胸部CT,多见磨玻璃结节影或斑片结节浸润影,需要和炎症鉴别。建议患者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前拍一个胸部CT,作为基线评估,肺癌都是常规做CT评估原发灶的,建议卵巢癌患者用免疫药物的时候,3-6个月做一次胸部CT检查,如果出现胸闷、气促、咳嗽这些症状,肿瘤科门诊复查胸CT。
④ 内分泌症状
内分泌系统主要的器官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胸腺以及分泌胰岛素的胰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免疫相关性内分泌毒性反应是: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垂体炎(垂体功能减退,出现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中枢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其他免疫相关性内分泌疾病相对少见,比如原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I型糖尿病、特发性餐后低血糖等。
甲减可以表现为:淡漠、乏力、虚胖、便秘、嗜睡等。甲亢的症状可以有:食量增加但体重下降、情绪易激动、怕热多汗、手指不可自控的颤动、脖子肿大(甲状腺)和眼球突出或眼眶肿胀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肾上腺功能不全,会出现乏力、厌食、恶心,腹泻。醛固酮及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会出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眩晕、昏厥,甚至发生休克。
⑤ 肝脏毒性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转氨酶升高,也可以伴有胆红素升高,有些人可能会出现非常不特异的症状,发热、食欲减低、厌食,如果皮肤发黄、尿色加深,这时候就赶紧去医院查一下肝功能,是不是治疗后出现肝脏损伤。治疗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升高,首先我们要排除一下患者是否有肝炎病史、脂肪肝、酒精肝、有没有使用肝损伤药物(因为本身化疗期间也会有肝损伤)以前是否有自身免疫性肝炎、还有重要一点,一定要评估一下是否出现了肝转移,排除这些因素后,我们才考虑免疫相关性肝损伤。
⑥ 肌肉骨骼症状
早期症状是早上起来时候手、足小关节僵硬,能持续30-60分钟,伴有疼痛、肿胀;再严重的话会出现关节畸形。
⑦ 心、肾毒性
是不是最近喝的水太少、有没有腹泻及感染等肾前性损伤、有没有吃布洛芬、芬必得非甾体抗炎药及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这样药物,肌酐轻度升高,小于正常值两倍的情况。胸闷、胸痛、活动时呼吸困难以及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
⑧ 其它症状
如果有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并且出现了腹痛、恶心、呕吐、血糖升高的症状,可能是胰腺炎;眼部症状有视物模糊、异物征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炎、脑膜炎、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手套感、袜子感等。如果是双眼睑下垂,看东西双影、肌无力、喝水呛咳等应该怀疑重症肌无力。
以上是免疫治疗可以见到的一些不良反应,如果在抗肿瘤治疗中出现以上症状,建议你及时专科就诊。专科医生会给你最权威的评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