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发物,到底指的是哪些

曾劲松医生 发布于2024-04-01 17:39 阅读量953

本文由曾劲松原创

春天一到,也到了皮肤疾病高发的季节。长痘、过敏、瘙痒......不少人在此期间都遇到了这类的皮肤困扰。

而在治疗恢复阶段,在医生口中和网上都能频繁听到这句话——“少吃发物”。

关于发物,你是否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比如:究竟什么是发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物有哪些?它是如何对人体疾病产生影响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与发物有关的知识吧。

什么是发物?

“发物”一词首见于明代《普济方》[1]。明朝之前,发物常分散出现在“忌食”“五禁”“食禁”“食忌”等概念之中。

发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发物,是指因摄入而诱发产生某种疾病或激发新病、或妨碍既有疾病治疗、诱发病情加重,或影响机体康复的一类食物。狭义的发物主要是指有升散、动风、助火、动血作用,能够引起过敏或感染加重、病情复发的食物。

01动火发物

如烟、酒、葱、姜、椒、蒜、韭菜、牛肉、羊肉、狗肉及卤制食品、煎炒、油炸之物。多具辛热燥烈之性,能助动火、伤津劫液。素体热盛,阴虚火旺,诸热所致病症不宜食用。

02动风发物

如海鲜、鱼、虾、蟹、贝,猪头肉、鸡肉、鹅肉、牛乳、鸡蛋、蘑菇、木耳、茄子等。多具升发、散气、火热之性,能使人阳气升散发越,内风亢逆,邪毒走窜。荨麻疹、丹毒、湿疹、疮痈疗疖、中风、头晕目眩、惊风、痹证等不宜食用。

03助湿发物

如饴糖、大枣、面食、肥肉及甘甜滋腻诸物。多具胶着粘滞、肥甘涩腻之性,能阻脾、助湿、恋邪。湿热病、黄疽、淋证、痢疾、带下等忌食。

04积冷发物

如冬瓜、四季豆、冬寒菜、苋菜、莴笋、柿子等。多具寒凉润利之性,能伤阳生寒,影响脏腑运化。素体阳虚、阴寒内盛,泄泻、冷痛、阳虚水肿等不宜食用。

05动血发物

如茨菇、胡椒、羊肉、狗肉、菠菜、烧酒等。多具活血散血、作用峻烈之性,能动血伤络,迫血外溢。各种出血性疾病,崩中漏下、痔疮、月经过多、吐血、咯血、鼻衄、皮下出血、尿血等病症忌食。

06动气发物

如黑大豆、芡实、莲子、芋头、薯类、豆类及某些瓜果。多具滞涩阻气、固硬难化之性,能阻塞气机,妨碍胜腑运化功能。食积、诸痛、包块等实证患者不宜。

07动病发物

如鱼、虾、蟹、贝、某些禽畜肉、蛋、乳及蘑菇、椿芽、木耳、苋菜等。多具较强刺激之性,能诱发痼疾,突发诸症,常受一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曾患过敏性疾病者,应注意选择避食。

发物和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表明,发物之所以会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有三种可能。

一、少数动物性食品中含有某些激素, 会促使人体内的某些机能亢进或代谢紊乱。如糖皮质类固醇超过生理剂量时可以诱发感染扩散、溃疡出血等,引起旧病复发。

二、某些食物所含的异体蛋白成为过敏源, 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复发。如海鱼、虾、蟹往往引起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脓疱疮、牛皮癣等皮肤病的发作。

三、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酒类、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极易引起炎性感染病灶的炎症扩散、疔毒危象等。

对待发物,应辨证看待

个人认为:临床所见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能在特定人群、特定时间、地点诱发疾病或引起病情加重。是否能食用发物,是需要根据患者病种、病期、发病季节、特定体质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