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2.甲状腺结节(文) 西医识病中医辨证精准施药
(一)概念:
1、甲状腺结节是什么病?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组织的异常增生形成的包块。
2、甲状腺结节是怎么引起的?
甲状腺结节的出现常见刺激因素还有碘的摄入异常,长期的高碘刺激或碘缺乏,都可以刺激甲状腺组织,形成滤泡的异常增生,形成甲状腺结节。
(二)症状:
1、甲状腺结节早期会有那些症状?
甲状腺结节早期多无明显的表现,患者个体症状也不明显,很多患者都是通过体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病变之一。
2、甲状腺结节中晚期会有那些典型症状?
甲状腺结节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结节的逐步增大和一些其他的躯体症状,患者可能发现颈部包块,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和了解结节的大体情况,有囊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实性结节,根据结节的不同性质,临床医生会有不同的建议,做后期的随诊、服用药物、手术等方案。
(三)确诊依据:
1、甲状腺结节确诊依据有哪些?
甲状腺结节可以通过彩超、甲状腺细针穿刺确诊。
(一)概述:
1、甲状腺结节中医叫做瘿瘤,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主要和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甲状腺激素功能紊乱相关。
2、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认为是由于长期愤郁恼怒或忧思郁虑,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调达,津液不能归正化而凝聚成痰。气滞痰凝,痈结颈前,则形成瘿病。痰气凝之日久,使血液的运行亦受阻碍而产生血虚瘀滞,则可致硬肿较硬或结节、瘿瘤。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1)症状:无任何自觉症状,瘿囊肿大,而且往往是无意中发现或他人发觉,舌脉无异常。
(2)治则: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3)选方:攻坚汤。
(4)组方:夏枯草、苏子、牡蛎、王不留行。
(5)功效:软坚散结、理气化痰。
(6)加减:五心烦热加水牛角、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泄火。
(7)方解:方中的四味药各有奇效。
②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它有降气、消痰、润肠。它可以把脏腑里面的痰浊降到大肠里去,从而通过大便排出体外。
③牡蛎:在大海里生长,因此味咸,中医认为咸可以软坚散结,而牡蛎就是可以把体内地结破开,破开后把里面的痰浊给驱散。
④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善疏泄,它可以无孔不入,且药性平和,乃活血化瘀,攻坚散结的主将。
以上就是攻坚汤,可软坚散结、理气化痰,对于因肝气郁结导致的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增生等,均可以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使用。
2、痰瘀互结型:
(1)症状:瘿部肿大,胸闷不舒,烦躁易怒,不寐多汗,消瘦乏力,胁肋胀痛,瘿肿质硬经久不消,伴胸闷、纳差,女子可有月经不调,或经色紫暗,或伴有血块,舌淡或淡紫,或有瘀块,苔白薄或白腻,脉弦细或涩。
(2)治则: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3)选方:软坚消瘿汤。
(4)组方:
柴胡、白芍、川芎、陈皮、枳壳、制香附、三棱、莪术、夏枯草、青皮、郁金、生牡蛎、浙贝母、玫瑰花、合欢花、甘草。
(5)功效:疏肝理气,软坚消瘿。
(6)加减:①心悸加龙齿,以安神定志;②乳房胀痛加延胡索、川楝子、王不留行,以活血止痛,疏肝泄热;③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珍珠母,以宁心安神;④多汗加生黄芪、浮小麦、麻黄根,以益气敛汗;⑤五心烦热加水牛角、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泄火。
(7)方解:本方主治由情志不调,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所致之瘿病。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取“木郁达之”之义,枳壳理气行滞,二者共为君药。
香附理气疏肝,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三棱、莪术化瘀散结,四药助柴胡疏肝经之郁滞,增行气活血散结止痛之功效,同为臣药。陈皮、青皮理气和胃,消积化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浙贝母、生牡蛎软坚化痰散结,均为佐药。夏枯草清热平肝散结,玫瑰花、合欢花疏肝活血,解郁安神,甘草兼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消瘿之功。
3、气郁痰阻型:
(1)症状:颈前瘿肿,可触及结节,质软不痛,颈部胀感,胸闷不舒,精神抑郁,颈前乳胀,或伴乳房亦有结节肿块,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治则:理气解郁,化痰消瘿。
(3)选方:越鞠二陈丸。
(4)组方:香附、苍术、川芎、六神曲、茯苓、陈皮、甘草。
(5)功效:理气解郁、化痰和中。
(6)加减:乳房胀痛加延胡索、川楝子、王不留行,以活血止痛,疏肝泄热。
(7)方解:方中以香附行气开郁,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主药。川芎活血行气,栀子清热泻火,苍术燥湿运脾,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健脾,共为辅佐药;。麦芽健脾开胃,甘草调和诸药,又可和中补虚。诸药相合,共奏理气解郁,化痰和中之功。
4、脾虚痰盛型:
(1)症状:瘿肿不痛,形体肥胖,神疲乏力,胸闷腹胀,纳食减少,或便溏,带下清稀,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
(2)治则:益气健脾,化痰散结。
(3)选方:香砂养胃丸。
(4)组方: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姜半夏、香附、枳实、豆蔻、厚朴、广藿香、甘草。
(5)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6)加减: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珍珠母,以宁心安神。
(7)方解:
方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温利水,木香和胃止痛,砂仁醒脾开胃,为君药。豆蔻、藿香化湿行气、和中止呕,陈皮、厚朴理气和中、燥湿除积,香附理气止痛,共为臣药。茯苓健脾利湿,枳实破气消积,半夏降逆止呕,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温中和胃之力。
(一)概述:笔者治疗甲状腺结节,用二陈汤加味可得满意效果。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配伍,被誉为“治痰之总剂”。
(二)组方:它的基本组成,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和乌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三)方解:陈皮行气除湿,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水。这三味都是祛痰化湿之要药。
(四)加减:笔考在本方基础上,配加夏枯草、昆布、牡蛎和浙贝母散结、软坚、化痰,还有当归活血化瘀,这样就比较周全了。笔者可以说,二陈汤加减,治疗甲状腺结节,证属痰湿郁结的,那是很常见的中医办法,而且效果非常好。
(五)治疗体会:
笔者本人从事中医临床五十八载,针对结节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成功案例。西医认为甲状腺结节是一个影像学概念,是指在颈部超声检查中发现的囊性或实性团块病灶,当结节有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微钙化、血流丰富等特点时,考虑恶性可能必须手术治疗。但是在中医角度来看,甲状腺结节是完全可以通过温和方法彻底治愈的,因为利用中医辩证的方法分析可以发现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正气亏虚,二为痰凝、气滞、血瘀,因为这类病人大多舌脉为舌淡、边有齿痕。所以中医这边对于结节,会根据四诊合参、辨证病因,进行身体整环境的调理,在抑制和消散结节的同时,改善体质,改变身体内环境,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再次复发的效果。
1、笔者认为注意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防止抑郁,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会有所下降,所以保持心态乐观,对于健康也至关重要。
2、发现吸烟以及放射线等因素,也会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明显增加。
3、长期处于压力大、紧张、劳累的状态下,也会使体内的内分泌出现紊乱,导致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增加。
4、甲状腺结节可能与碘摄入不足有关,碘缺乏的地区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但不是碘补得越多越好,在高碘地区饮食或水中含碘量超标,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也较高,因此补碘既不能过高,也不能缺乏。
老中医王圣尉临床经验总结
仅供业内初出茅庐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