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阳痿(文)西医识病中医辨证精准施药

王圣尉医生 发布于2022-11-25 18:59 阅读量1614

本文由王圣尉原创

074.阳痿(文)  西医识病中医辨证精准施药









(一)概述:

    阳痿又被称为勃起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勃起不硬,或者勃起维持时间短,在没有射精的时候就疲软了,或者还没有插入就疲软了,这是男性非常常见的一种勃起功能障碍。

    在临床阳痿主要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有慢性疾病的男性,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还可见于外伤手术的患者,比如说盆腔手术、尿道手术也可能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对于青年男性也可能会发生阳痿,比如说性经验不够、夫妻配合不好造成的性交交败,从而在下次性交产生的心理压力也会影响男性的功能,这主要是因为心理原因导致的,西医称为心因性阳痿。对于阳痿的患者在就诊时要区分是心理性阳痿还是肌体质性阳痿这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来帮助判断。



    阳痿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西医辨病、明确诊断,中医辩证,中药治疗会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配合性生活教育,尤其对于青年男性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性技巧、加强前戏、双方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改善性功能来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勃起的功能。



(二)典型症状:勃起缓慢或者难以勃起,或者虽然能够勃起但是因勃起的硬度不够,造成阴茎插入困难或者完全不能插入阴道,或者虽然能勃起但是不能维持足够的勃起硬度,导致插入后疲软,或未射精疲软。根据病因将ED分为心理性ED和器质性ED两大类。前者由患者本身精神心理性因素造成;后者可由血管性、神经性、手术与外伤等因素造成。

(三)确定诊断:临床对阳痿的诊断标准有三个方面:

1、患者一定要在三个月内反复多次的性生活,而且性生活的过程中阴茎无法勃起,无法插入阴道,才诊断为勃起功能障碍。

2、需要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比如外生殖器的触诊,观察是否有先天的疾病,比如阴茎的短小、睾丸的缺失,同时还需要做生化全项,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通过这些来判断是否有器质性的疾病。





3、阳痿的诊断一定要和病人做详细的沟通和讲解,帮他分析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情绪紧张、身体疲劳、夫妻感情不和或者受到了错误的性知识诱导出现了阳痿,而且自己描述夜间勃起正常、晨勃正常,大多数人是心理性因素导致的,把它称之为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












1、命门火衰型:

(1)症状:除阳痿之外同时出现精神萎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滑精、小便清长或黎明泄泻、水肿、动则气喘、癃闭、夜尿频数等。

(2)治则:填精补髓,阴阳双调。

(3)选方:用五子衍宗丸,

(4)组方: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复盆子、车前子。笔者常加韭菜子有奇效。水煎服一日一剂。

(5)功效:补肾摄精,阴阳两补。

(6)加减:①阳虚盛者,加肉苁蓉、鹿茸、巴戟肉、肉桂;②阴虚盛者,加熟地黄、山萸肉、天门冬;③阴阳两虚,加鹿角、龟板、人参;④兼见多尿,加桑螵蛸、益智仁;④伴有遗精,加金樱子、莲须、芡实;⑤阳痿久治不愈,加仙茅、仙灵脾、锁阳、狗肾。

(7)方解:方中菟丝子补肾摄精缩尿,阴阳两补,但以补阳为主;枸杞子补阴,为补肝肾益精血之品。两药药性温和,合用则填精补髓,阴阳双调,共为君药。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用于遗尿遗精,为臣药。五味子收涩,涩精止遗,与车前子之通利并用,相反相成,使补而不腻,为佐药。全方配伍能补肾填髓,生精种子。 本方为阳瘘、不育、肾精不足而设,是阴阳平补之剂,非为大虚而备。




2、心脾气虚型:

(1)症状:阳痿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白天精神状态不佳、容易疲劳、全身无力,消化功能减退,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2)治则:温补脾阳、补气养血。

(3)选方:归脾汤。

(4)组方:人参、茯苓、当归、炒枣仁、黄芪、白术、远志、龙眼肉、木香、生姜、甘草、大枣等,笔者临床应用同时要额外加上蜂房。水煎服一日一剂。

(5)功效: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6)加减:①阳痿兼有气滞血瘀明显者加香附、丹参、赤芍。②兼有阴虚有热者加黄柏、地骨皮。③大便干者加火麻仁。④心烦失眠者加五味子、夜交藤。

(7)方解:方中黄芪甘温,益气补脾,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以安神,为君药。人参、白术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养心,助龙眼肉养血安神,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佐药。炙甘草补气调中,为佐使药。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3、惊恐伤肾型:

(1)症状:男性出现阳痿因性生活过程中受到了大惊吓引起的,临床上会表现为小便失禁,遗精早泄,腰膝酸软,面色恍白,头晕耳鸣等症状。

(2)治则:大补真元,益气养血。

(3)选方:大补元煎。

(4)组方:人参、熟地、杜仲、当归、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甘草。笔来经验同时可额外加上远志、枣仁、龙骨等三种药物治疗效果更好。水煎服一日一剂。

(5)功效:大补元气,滋阴补血。

(6)加减:①元阳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②气分偏虚者,加黄耆、白术。③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茱萸。④滑泄者,加五味子、补故纸之属。

(7)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熟地、当归滋阴补血,人参与熟地相配,即是景岳之两仪膏,善治精气大号之证,枸杞、萸肉补肝肾,杜仲温肾阳,甘草助补益而和诸药。诸药配合,功能大补真元,益气养血,故景岳曾称此方为"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4、湿热下注型:

(1)症状:阳痿兼有小便短赤、会阴胀痛、阴囊潮湿、睾丸有肿胀和疼痛, 身重疲乏、下肢关节肿痛,舌苔黄腻等。

(2)治则:清热除湿、疏肝解郁。

(3)选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4)组方:知母、山萸肉、黄柏、泽泻、丹皮、熟地、山药、茯苓。

(5)功效:滋肾益肝,滋阴降火。

(6)加减:①腹泻便溏则减去知母,酌加山药、芡实、扁豆。②阴部潮湿瘙痒加苍术,白鲜皮。③腰痛加杜仲、续断。

(7)方解:方中的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山茱萸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泻肾降浊,牡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知母、黄柏清肾中伏火,清肝火,因此知柏地黄丸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笔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1964)从事中医临床,遇到的病莫过于阳痿了,治疗感觉极为棘手。后来只有复读经典著作,博览群书,广交名师,积累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总结到阳痿常见最多者为肾气亏损,肾阳不足,自创“八仙过海汤”加减效若桴鼓。

组方: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菟丝子、锁阳、酒苁蓉、枸杞子、桑椹、黄精、韭菜子。

功效:温肾壮阳,益气启痿。

方解:方中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菟丝子、锁阳、酒苁蓉皆为温肾壮阳药,中医讲“善治阳者,必须阴中求阳”,所以选择补阳药的同时,还选择了枸杞子、桑椹、黄精等药物搭配使用,可以激发温肾壮阳的效果。方中加上韭菜子性温味辛,具有补肾温阳的作用,对于治疗肾阳虚损、阳痿不举、早泄遗精等症有帮助启阳之功效。

随症加减:本方临床也可做些增减。①中老年人,元阳确虚明显者,可适当增加一些壮阳药如阳起石、鹿茸等;②伴有脾胃虚弱者,则可加用健脾益气之药如白术、茯苓、黄芪、党参、山药等;③对于湿热较重,有生殖器炎症者,也可加用清热利湿之药如龙胆草、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蒲公英、蛇床子等;④如果瘀血较重者,则可加用活血化瘀药如三棱、莪术、王不留行、路路通、水蛭等。凡此种种都是临床上经常能用的,因此,应灵活掌握。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使用原方治疗阳痿就行了。




治疗体会:笔者在门诊五十八年中,性功能障碍患者约占五分之一,其中阳萎病人又占大多数。阳萎的病因很复杂,既有生理上的原因,又有心理因素;既有器质性病变,又有功能性改变。在治疗上,笔者主张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心身兼治,内外并进。

    阳痿的原因有心理因素的,如紧张、焦虑、突受惊恐、夫妻感情不和,婚前性行为失败等因素者;有季节性因素,即其他三季尚好,而进入冬季性功能下降的,这类病人以中老年人据多;有嗜烟(每天一包多,持续五年以上)、或嗜酒 100毫升/ 日以上者;或伴有慢性前列腺炎者;或伴有糖尿病者;也有伴有高血压,并服降压灵等降压药者;少数经血管造影证实是血管性阳萎者;因精神病而导致阳萎者更少。部分病人生理、心理和生活因素可以同时并存。



    虽然中医辨证治疗男性阳痿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患者在辨证使用中医方法治疗时也要注意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性生活不节制、抽烟喝酒等行为,尤其要杜绝胡乱服用延时壮阳类西药,否则就会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老中医王圣尉临床经验总结

仅供业内初出茅庐者参考




咨询微信  15919880440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