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4)排卵期出血 西医识病中医辨证精准施药
一、西医识病
(一)概念:排卵期出血西医学认为由于卵泡成熟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个别的女性因此时较低的雌激素水平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引起子宫内膜局部脱落,从而发生少量突破性出血,但一般情况下,排卵后随着黄体的形成,黄体分泌雌、孕激素,会很快修复子宫内膜并使子宫内膜朝分泌期变化,内膜得以增厚修复而出血停止。
(二)临床症状:排卵期出血一般发生在有规律的月经周期的中间第12~16天,一般历时数小时或2~3天,不超过7天,量明显少于正常月经出血量,出血可自行停止。可伴有轻度的下腹部不适或者腰部酸痛,也可无伴随不适,有时会偶尔在此次至下次月经周期中发生,也有个别人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4~5个月经周期都出现排卵期出血。
(三)排卵期出血确诊:一般根据病史、排卵的相关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确诊。
1、子宫颈病变没有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的规律,宫颈TCT检查可以鉴别。
2、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盆腔B超示子宫内膜有息肉样变化或有黏膜下肌瘤,可通过宫腔镜确诊。
3、月经频发月经周期短,与排卵期出血不同的是无出血一次多一次少的情况,排卵检测月经周期缩短会出现排卵提前。
二、中医辨证
(一)概述:中医学称之为“经间期出血”。中医学认为引起经间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为阴虚、肝郁、湿热、血瘀、脾虚等导致的冲任二脉在氤氲期受到扰动,血海不固所致。
(二)辨证论治
1、阴虚
(1)临床症状:经期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苔藓少,脉细数。
(2)治疗原则: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3)精准处方:生地、女贞子;早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g、山茱萸肉、丹皮、泽泻各12g。水煎服,一日一剂。
2、湿热
(1)临床症状:月经期间阴道出血,色红,质粘,或带血丝,通常带量多,色黄,质稠,异臭,胸部满闷,口粘,口苦心烦,纳差,小腹肿胀,大便粘液不顺畅,舌红苔黄腻,脉滑。
(2)治疗原则:清利湿热,调经止血。
(3)精准处方:白术、茯苓、生薏仁、川牛膝、椿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包)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3、血瘀
(1)临床症状:月经期间出血量少,色紫暗,血块小,小腹疼痛拒绝按压,情绪抑郁,舌紫暗或瘀斑,脉涩。
(2)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调经止血。
(3)精准处方:桂枝6g、生地15g、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桔壳、龟板(先煎)各10克、甘草5g。水煎服,一日一剂。三七粉9g分三次冲服。
三、精准处方
筆者在临床治疗排卵期出血不分肾虚、湿热、血瘀,善用自创自拟“顺愈调血汤”,其功效有补肾壮阳,健脾清利湿热,並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从现代科学研究角度说本方所用药物大都含有雌激素成份。
处方:葛根30g、鱼腥草30g、益母草30g、当归12g、肉苁蓉12g、锁阳15g、枸杞子20g、菟丝子、银杏15g、桑白皮15g、川牛膝15g、刘寄奴15g、山查30g、甘草12g。三七粉9g、冲服。
水煎服,一日一剂。
四、精准方解
方中葛根既能升阳又能滋阴泻热为君药,葛根、银杏、生桑白皮中含有大量的雌性激素;当归、益母草、川牛膝、刘寄奴、山查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肉苁蓉、锁阳、枸杞子、菟丝子滋补肾之阳阴;三七在有岀血时用于活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共凑温肾阳滋肾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调经止血之功效。
五、诊治案例
患者杨某,女,32岁。
初诊:2019年4月5日
主诉:两次月经期间出血6年多。
现病史:患者诉2013年2月生第一胎后开始出现排卵期出血,其间找过中医吃了多次中药未见明显好转。后来症状逐渐加重,月经期延长一周多,有血块、血丝,月经干净后在13--16天期间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持续4天,自觉疲倦乏力,全身疼痛不适。大便不成形,一天2-3次。
诊其舌体略胖大,舌质淡略暗,薄白苔,脉细弱。
中医诊断:经间期出血。
证型:脾肾两虚证。
西医诊断:排卵期出血。
治疗法则:补肾健脾,益气止血。
精准处方:
葛根30g、鱼腥草30g、益母草30g、当归12g、肉苁蓉12g、锁阳15g、枸杞子20g、菟丝子、银杏15g、桑白皮15g、川牛膝15g、刘寄奴15g、山查30g、甘草12g。三七粉9g、冲服。取七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每次温服200ml。
二诊:2019年4月13日
患者诉服药7剂后全身疼痛感明显缓解,月经期间岀血量较前减少,岀血时间缩短,大便现已经成形,只感肚子有胀气。效不更方,原方加陈皮12g以健脾理气。七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每次温服200ml。
2019年7月15日微信隨访:
患者诉说每月月经净后服上方14剂,连续服三个月,现排卵期未见出血,疲倦感和全身疼痛感已消失,准备继续治疗,巩固疗效,准备生二胎。
五、临床体会
中医对经间期出血没有专论,仅在“月经量少、月经先期、崩漏、赤白带下”等中有部分记载。排卵期出血现代医学认为,经间期出血是由于女性月经中期雌激素水平不足或下降过多,或子宫内膜对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过于敏感,难以维持内膜的生长从而导致内膜脱落出血。随着黄体的形成,体内雌激素、孕激素逐步回升,一般出血几日后可自止。
查阅《黄帝内经》类似论述,经间期是阴精充实,阳气渐长,由阴转阳的重要生理阶段一旦阴精不足,重阴不及,或因转化不利,或因挟湿、挟瘀、挟火等,致使阳气内动,阴血外泄,从而导致阴道出血。
(仅供业内初出茅庐者参考)
老中医王圣尉临床经验
咨询微信 1591988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