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5)功血 西医识病中医辨证精准施药
一、西医识病:
概念: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主要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而不是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一)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下丘脑发育尚未完全导致其与卵巢、垂体之间的反馈机制为健全,造成卵泡的退行性改变。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卵巢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以及卵泡显著减少,残存的卵泡对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反应降低,进而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大量减少,使得卵巢、垂体之间的负反馈机制减弱,进而提高了促性腺激素血含量,最终由排卵高峰诱发无排卵性功血。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一般可以通过B超检查,以及性激素六项、诊断性刮宫、基础体温测定等检查确诊。
二、中医辨证: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无此术语,包括在中医“崩漏”门下,崩漏中医病名。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西医也认为子宫不规则的出血,即非时而下,可暴崩不止,亦可出血量少,淋漓不断,形似漏下。崩与漏两者之间互可转化。中医辨证应依据出血的量、色、质及伴随症状而辨其属虚、属热、属瘀。虚者多属脾气虚弱,肾气不固,阳气衰微,气血两虚;热者多属阴虚有热,或湿热壅阻;瘀者多属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或损伤致瘀。
三、精准处方:
筆者在临床不辩属虚、属热、属瘀。也不分脾气虚弱,肾气不固,阳气衰微,气血两虚;认为功血多见于肝肾阴虚,相火妄动,迫血妄行所致崩漏为主攻切入点。临床遇到多囊卵巢综合征崩漏患者亦可用“精准处方”治疗效若桴鼓。
自拟“顺愈止崩汤”处方:
熟地、山茱萸、怀山药、续断、桑寄生、杜仲炭、海螵蛸、煅牡蛎、炒白芍、方中胶、生龟板、地榆炭、棕榈炭、甘草。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饭后服,连服七天。
四、辨证加减:
①出血量多者,重用棕榈炭、地榆炭,加鹿角胶以加强补肾填精、固冲止血之效;
②经血夹有血块者,加炒蒲黄、三七、茜草炭以逐瘀止血;
③腰背酸痛者,加烫狗脊、補骨脂以补肾强腰膝。
④上热下寒,经色暗红、质稠;者加龟板膠、黑顺片、黄柏、砂仁。
⑤气虚明显者加人参、白术、黄芪。
五、临床医案:
杨某,女,26岁,未婚。
2018年8月15日初诊。
主诉:月经淋漓不断5个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每月月经提前7~10天,月经周期20天左右,量多色淡,少腹坠痛,腰骶部酸痛,头痛恶心,两目干涩,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近一周来经量增多。
刻诊: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数。
中医诊断:崩漏。
中医证型:肝肾阴亏。
西医诊断:功能性子宫岀血。
治疗原则:补肝益肾,滋阴止血。
处方:
熟地20g、山茱萸15g、怀山药20g、续断12g、桑寄生15g、杜仲炭20g、海螵蛸20g、煅牡蛎60g(先煎)、炒白芍15g、阿胶10g(洋化)、生龟板12g(碎)、地榆炭15g、棕榈炭15g、甘草12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服药七剂后经血止,效不更方,嘱患者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
六、精准“顺愈止崩汤”方解:
本例患者以肝肾阴虚为主。方中熟地、生龟板、怀山药、炒白芍、山茱萸、续断、桑寄生滋补肝肾之阴。地榆炭、海螵蛸、杜仲炭、海螵蛸、煅牡蛎、地榆炭、棕榈炭、温经收涩止血,诸药合用,有滋补肝肾之阴,又有止血之功效,用药精简准确,药症相符,故获良效。
七、临床治疗体会: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至,忽然大下谓之崩,又称为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又称为漏下或经漏,二者同属于子宫功能性不正常出血,常交替出现,也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崩漏,本病临床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可突然发作,也可由月经不调可逐渐发展而来,由于常出现反复,临床治疗非常困难有点荆棘刺手。
作者用自拟“顺愈止崩汤”治疗崩漏,体会到中医中药在治疗妇科杂病方面相对于西医有明显的优势,即不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而且疗效持久,复发率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功血”病因虽较为复杂,但其主要病机总不外脏器虚弱,气血失摄或血热妄行所致,而且多为“虚多实少,热多寒少”,临床上以肝肾亏虚,冲任不固者较为多见。
(仅供业内初出茅庐者参考)
老中医王圣尉 临床经验
咨询微信:1591988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