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低血糖 西医识病中医辨证精准施药
一、西医识病:
(一)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
(二)根据低血糖典型表现(Whipple三联征)可确诊。①低血糖症状;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③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少数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或处于非发作期的患者,应多次检测有无空腹或吸收后低血糖,必要时采用48~72小时饥饿试验。
二、中医辨证:
低血糖在中医没有这个固定名称,只是根据患者低血糖常表现为心慌、出冷汗、乏力分别命名。
(一)心脾两虚:中医认为,低血糖是属于心脾两虚症状患者,治疗时应该采取补益心脾的治疗原则。可选择的方药为:归脾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二)肝虚风动:这种低血糖症中医辨证治法为养肝熄风。可选择的方药名为:补肝散加减。
(三)痰热闭窍:这种低血糖症中医辨证治法为清热化痰,开窍醒神。可选择的方药名为菖蒲郁金汤合玉枢丹加减。
三、低血糖典型症状:
低血糖常在进餐时间延后或工作劳累时发生,临床以头晕、全身软弱乏力、饥饿感、四肢震颤、出冷汗,心悸,心烦,激动,视力障碍,甚至抽搐、昏厥为特征。
四、精准处方:
自发性血糖过低症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均用下方:
党参15.炙黄芪12 枸杞10 制首乌12 桂枝6 生白芍10 淮山药12 饴糖30(冲入)
五、辩证加减法:
①汗多加煅牡蛎30克。
②心悸加柏子仁10克、 磁石18克(先煎)。
③头晕加川芎6克、白芷5克。
六、精准基本方方解:
本方用党参、黄芪益气;制首乌、枸杞补血;桂枝、白芍和营;山药、饴糖健脾养胃。
七、临床医案:
许某,男,42岁,老師
2017年12月10日初诊。
主诉:7年前开始每在空腹或工作劳累后引起头晕,两目花,全身乏力,饥饿感,心悸不安,自汗,甚则四肢震颤,发作后在附近医院静推葡萄糖则可缓解。
现病史:近半月来因工作劳累、差旅频繁及饮食不节,反复发作以上症状,故前来就诊。
检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查体:T36.8℃,P72次/分,BP16/9.5ka,肥胖体型,心、肺、肝、脾未发现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正常范围心电图。胸透(一)。实验室检查:血肝功正常范围,空腹血糖2.88mmol/L,胆固醇5.17mmol/L,甘油三酯0.74mmol/L。尿常规(一)。
中医诊断:低血糖症。
辨证证型:属心脾亏虚,气血不足。
治则:补益心脾、增补气血。精准基本方:
党参15g.炙黄芪12g .枸杞10g. 制首乌12g. 桂枝6g. 生白芍15g. 淮山药12g .饴糖30g(冲入)甘草10g.大枣9g。
七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饭后服,忌生冷、辛辣。
二诊:服药一周内低血糖未发作,精神尚可。效不更方,取十五剂继续服。
随访:二个月后微信回复:服药后低血糖未发,加之增加了体育运动,体重减轻,没有那么肥胖,精神很好。
八、临床体会:
本篇治疗低血糖不包括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尿病低血糖是指因为治疗不当而致的血糖持续性过低的现象。也不包括自发性血糖过低症发作时的治疗。因为在临床经常遇到有些患者来诊,描述发作时低血糖的一系列症状,说是西医无药可治,只是讲了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所以前来找中医从根本上治疗,是属于本文治疗对象。
(仅供业内初出茅庐者参考)
老中医王圣尉 临床经验
咨询微信:1591988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