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医识病中医辨证精准施药(005)幽门螺旋杆菌胃炎
一、西医辨病:
(一)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重复感染后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
(二)告诫患者,如感觉胃部不适,应该去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查,很简单极快的,不同医院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异、快速的,是无创伤的。目前药店有售试条自己测试阳性可以确诊。以便及早用药,及早从消化道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二、中医辨证:
(一)慢性胃炎在中医中多属于“胃脘痛”、“胃痞证”,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以胃为病变中心,不同程度地涉及肝、脾、胆等脏腑,常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兼见。中药可通过清热解毒来解决胃内炎症。活血化瘀来改善胃内血流循环。
(二)中医辨证分型:
①肝胃湿热证:
症状:胃脘满闷,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舌黄腻,脉滑,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明显,水肿甚至糜烂。
②肝胃不和证:
症状: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证。
③脾胃虚弱证:
症状:胃脘胀痛痞满,饥时痛甚,喜暖,按时感到舒服,面色苍白,神疲,头晕,舌质淡,唇有齿痕,脉细。
④胃阴不足证:
症状:胃脘隐隐作痛或灼热不适,嘈杂似饥,口干食少,大便干硬,脉多细数。
⑤胃脘淤血证:
症状:胃脘疼痛,持续不解,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有定处,按时疼痛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三、幽门螺旋杆菌胃炎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胃脘满闷,胸闷不饥,胃痛胃胀、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胃酸、消化不良等。舌黄腻,脉滑。
四、精准处方:
不分何型均可用精准处方:
白花蛇舌草、连翘、黄连、炒黄芩、蒲公英、木香、青皮、陈皮、乌贼骨、醋玄胡索、白芍、炙甘草。
五、精准方解;
精准方中以白花蛇舌草、连翘为君药,取其清热解毒、防癌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此二药有清除幽门螺杆菌,防止胃恶变的作用;
黄连、炒黄芩、蒲公英清泻胃热,同为臣药;木香、青皮、陈皮、醋玄胡索理气止痛,白芍、炙甘草缓急止痛,乌贼骨护膜制酸,同为佐使药。
共奏清胃泻热,清除幽门螺杆菌功效。
六、辨证加减:
①胃痛甚者元胡加至25克、川楝子15克;
②口苦、纳呆加龙胆草10克;
③嗳气频作加菖蒲10克、苏梗10克;
④肋胀满加柴胡10克、佛手10克;
⑤失眠者加酸枣仁15克、柏子仁15克;
⑥咽喉堵塞疼痛者加桔梗10克、乌梅10克;
⑥乏力较甚,心悸气短者重用太子参,五味子9克;
⑦大便干结者加熟大黄3-5克、火麻仁10克;
⑧大便稀溏,腹痛者加干姜6克、石榴皮10克。
⑨打嗝者加丁香9克、柿蒂12克。
⑩胃寒加干姜9克、砂仁6克。
七、临床案例:
杨某 男 50岁,职工,
初诊:2019年8月14日
主诉:胃胀伴反酸、烧心20年,加重1年。
现病史:平素饭局较多,酒量较大,冷食或者凉啤酒后容易腹泻,晨起口干口苦,脾气急躁,反酸烧心下午加重,大便粘。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右关滑,沉按无力。血脂正常,血糖偏高,FBG:8.0mmol/l,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窦部粘膜隆起。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担心病情进一步恶化,经朋友介绍来看中医。
处方:
白花蛇舌草15克、连翘12克、黄连3克、炒黄芩12克、蒲公英25克、木香9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乌贼骨20克、醋玄胡索20克、白芍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七剂,水煎200ml,分早晚空腹温服,日一剂。
二诊;8月21日复诊:1周内出现3次反酸,仍有下午烧心感觉,胃脘部痞胀不适感觉减轻,大便粘略轻。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右关滑,沉按无力,上方继服10剂。
三诊:9月25日复诊:反酸胃胀明显好转,口干苦减轻,大便基本成形。舌谈红苔略厚腻,脉弦滑。上方加砂仁10g醒脾化湿,继服10剂。
三诊:10月6日复诊:反酸、胃胀完全消失,口干口苦消失,中间出现一次饮酒后轻度烧心,后自行缓解,大便不粘,成形,舌谈红苔薄,脉小弦滑。又带中药10剂服收尾巩固。嘱中药服完复查幽门螺旋杆菌。
2020年2月8日复查幽门螺旋杆菌:阴性。FBG:5.5mmol/l。胃部难受感觉没有了,患者情绪也变得不那么急躁,要求继续服用中药,以期彻底根除胃窦部病变。
八、治疗体会:
过去只认为溃疡病患者的胃酸较高是发病的因素,现在已经知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产生多种毒素,对胃黏膜起毒性和破坏作用。
本精准基础方适用于慢性胃病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脘灼热疼痛,或泛吐酸水,烦躁不安,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等症患者。
幽门螺杆菌是胃病的致病菌,对人体的损害是确定的。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虽然疗效慢,但它不耐药。可以长期服用,在临床上已确定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中药有很多种,像黄芩、黄连、蒲公英、连翘、连翘、白花蛇舌草等都可以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使用中药时,也要辩证治疗。从临床上看,中焦湿热的比较多,可以用黄连温胆汤加黄芩,栀子,连翘进行治疗。也有阴虚火旺的,可以用清胃散加蒲公英,连翘进行治疗,寒热错杂的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疗程可以服用2个月左右,停药后观察,如果有效果可以继续服用。
(仅供业内初出茅庐者参考)
老中医王圣尉 临床经验
咨询微信:1591988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