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是胸外科较常见病种之一,它是指腹腔内或腹膜后内脏器官通过膈肌裂孔或膈肌缺损部位疝入胸腔内的疾病状态,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膈疝。

一、分类
1.创伤性裂孔疝
是由于外伤致膈疝破裂,腹腔脏器病入胸腔所致,是胸外科急重症,常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或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临床上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延误诊断。常合并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患侧胸部闻及肠鸣音是膈疝的特有体征。
2.非创伤性膈疝
又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非创伤性膈疝中最常见的有食管裂孔疝、胸腹裂孔疝、胸骨旁疝和膈缺如等。
(1)食管裂孔疝: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的发生原因可为先天性因素,如横膈肌发育不足,食管-横膈韧带薄弱,但后天因素更重要,如肥胖、过量进食、剧烈咳嗽、猛抬重物等造成腹压长期增高有关。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的一类,占90%。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肥胖的经产妇)多于男性。
(2)后外侧膈疝:Bochdalek疝,又称胸腹裂孔疝,腹内脏器通过膈后外侧的胸腹膜孔疝入胸腔则称胸腹膜疝,膈肌由多部分组成,其中外侧部由胸腹膜皱襞和胸壁肌肉组成,膈肌最后闭合的部分就是后外侧部三角区,即还在胚胎发育期右侧Bocadalek孔团合较左侧为早,故左侧胸腹膜疝较常见。膈肌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障碍,膈肌的胸腹膜裂孔延迟闭合,或肠管过早转入腹腔,腹内脏器容易经此孔脱出。因此胸腹膜疝是胎儿时期发生的一种疝,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畸形,如肠旋转,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等。此型大多无疝囊,疝内容物有小肠、结肠、肾脏、脾脏、胃、肝左叶等。

(3)胸骨后疝(retrosternal hernia):即前膈疝,较少见。
二、临床表现
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炎症的严重程度无关。患者的症状归纳起来有以下3方面的表现:
1.胃食管反流症状: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嗳气、疼痛等。
2.并发症相关症状:
(1)出血: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
(2)反流性食管狭窄: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3)疝囊嵌顿:一般见于食管旁疝。裂孔疝病人如突然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时发生大出血,提示发生急性嵌顿。
3.疝囊压迫症状: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
三、得了膈疝怎么治疗?
1.创伤性膈肌破裂、膈疝形成,不能自行愈合,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
2.创伤性膈疝在慢性期,病情稳定,症状不严重者可继续严密观察,若发生嵌顿、绞窄应立即进行手术。
3.无症状的食管裂孔疝,通常选择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胃反流,促进食管排空。
4.外科治疗胸腹膜疝及食管裂孔疝主要考虑其合并症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用腔镜辅助行疝修补及抗反流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