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等媒体报道,前央视主持人顾国宁先生,因肺癌去世,年仅46岁。

如果按照肺癌的发展规律来讲的话,这个病应该在4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了,多数人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肺癌的后半段,一旦出现症状多数难以根治。
早期的肺癌基本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待进入中晚期,肿瘤压迫了肺、气管等器官,患者才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等临床反应。这就是肺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的原因。
为什么不少知名人士容易罹患肺癌呢?
1、大众认知偏倚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患者为82万,占据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的首位。人群患肺癌比率普遍较好,刚好名人罹患本病被报道出来了。
2、肺癌发展快
大部分肺癌要想根治,必须要在早期发现并手术切除,但很多人到了有症状才去检查,一检查已经是中晚期,此时就很难根治了,肺癌在早期发展慢,但后期发展快,不检查往往很难在早期被发现。

3、知名人士往往工作繁忙,生活压力也大,这种情况下肺癌发病年龄提前,有些中青年就患上肺癌,甚至是晚期肺癌,定期体检才能早期发现。
身体出现以下不适,需进行肺癌筛查
虽说肺癌难以早期被发现,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必须警惕肺癌:
1. 持续性咳嗽:尤其是烟民,需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2. 咯血:痰中带血丝或咳出鲜血。
3. 胸痛:胸部隐痛或钝痛,持续不缓解。
4. 呼吸困难:气短、气促,尤其在活动后加重。
5. 声音嘶哑: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
6. 消瘦: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肺癌高危人群需要尽早筛查
肺癌难以在早期发现,及时筛查是发现肺癌的关键。年龄40岁以上,具有以下几类情况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需要进行早期肺癌筛查:
1. 吸烟:吸烟是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数倍。
2. 环境污染: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石棉、砷等有害物质环境中。
3. 家族史: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
4.职业暴露:某些职业如矿工、石棉工人等因工作环境接触致癌物质。
5. 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结核等。
如何减少肺癌的发生?
肺癌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早筛。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肺癌等疾病的发生。
1. 戒烟:大约80%至90%的肺癌患者与吸烟有关,因此戒烟是预防肺癌的当务之急!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
2. 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等有害环境中。
3.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
4.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发现病变。
5.保持良好心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态可以保持正常的免疫力,降低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