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及哺乳期可以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吗

王焕锐医生 发布于2024-12-30 15:21 阅读量121

本文由王焕锐原创

风湿性和肌肉骨骼疾病(RMD)对女性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许多女性在育龄期间被诊断患有此类疾病。风湿疾病活动性本身对生育有影响,此外,风湿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是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但随着RMD治疗方法的进步,这类人群怀孕和生育的可能性变得更容易。因此,患者和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可能需要考虑女性的怀孕计划、当前怀孕状态或母乳喂养的意愿。

目前,国内外针对妊娠及哺乳期的用药已有多套指南和建议,包括2016年EULAR、BSR、BHPR、2019ACR、2021年中华风湿病学会颁发的药物使用规范。风湿药品中,生物制剂是难治性疾病的重要武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是其中最常使用的生物制剂,但在临床使用中,仍有很多医生及患者对它在女性妊娠及哺乳期的使用不够了解,因此,今天跟大家好好梳理一下这些知识点。

1. 理解不同结构的TNF-α抑制剂

TNF-α抑制剂虽然针对的靶点一致,但根据不同的生物结构,可以简单区分为融合蛋白及单抗两类。作为一种大分子的免疫球蛋白,TNF-α抑制剂的Fc段与胎盘上的新生儿Fc受体(FcRn)结合,从而促进其穿过合体滋养层进入胎儿循环(例如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其中赛妥珠单抗无Fc段,因此在孕期不会主动通过胎盘转移,可以在孕期全程使用。

2. 把握好早中晚孕期

胎盘在母体和胎儿循环之间形成了一道复杂且活跃的屏障。药物穿越胎盘的程度取决于胎盘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属性。药物对胎儿的暴露时间对于我们理解药物安全性至关重要。器官形成期约在妊娠12周时完成,是出生缺陷风险最高的时期。一些药物能够扩散穿过胎盘屏障,而其他药物,包括生物制剂,则需要主动转运。合体滋养层上的FcRn在妊娠14周前几乎检测不到,但免疫球蛋白的转运在整个妊娠第二和第三期持续增加。因此,胎儿可能会暴露于高浓度的生物DMARDs中,在出生时抑制胎儿的免疫功能,并理论上增加感染风险。因此,理论上在14周之前使用TNF-α抑制剂是较为安全的时期。

3. 不同药品,证据不一

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都属于TNF-α抑制剂,均可在孕早期使用,但基于目前已有的证据,且结合各个国家或组织的指南建议综合考虑,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建议在孕晚期前停用,英夫利昔单抗建议在16周前停用,为确保分娩时脐血中药物水平低或检测不到药物。戈利木单抗、其他融合蛋白类TNF-α抑制剂(强克、益赛普、安百诺等)建议在孕早期停用。随着研究证据的更新,这些药品的使用可能会有变化。

4. 哺乳期均可使用TNF-α抑制剂

在各大指南建议中比较统一的是,TNF-α抑制剂通过哺乳的转移量极小,且未发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感染风险增加。因此建议产后1-2周内重新开始使用TNF-α抑制剂,以避免炎性关节炎女性患者预期的产后病情恶化。

5. 接种疫苗需谨慎

作为预防措施,大多数共识指南建议,对于在第二孕期后期及第三孕期接触过TNF-α抑制剂的婴儿,在出生6个月内应避免接种活病毒疫苗,但其他方面可遵循正常的疫苗接种时间表。

不同患者个体情况不一,孕期及哺乳期使用药品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调整。

[1] Birru Talabi M, Clowse MEB. Antirheumatic medications in pregnancy and breastfeeding. Curr Opin Rheumatol. 2020;32(3):238-246. doi:10.1097/BOR.0000000000000710

[2] Götestam Skorpen C, Hoeltzenbein M, Tincani A, et al. The EULAR points to consider for use of antirheumatic drugs before pregnancy, and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Ann Rheum Dis. 2016;75(5):795-810. doi:10.1136/annrheumdis-2015-208840

[3] Sammaritano LR, Bermas BL, Chakravarty EE, et al. 2020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 in Rheumatic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Arthritis Rheumatol. 2020;72(4):529-556. doi:10.1002/art.41191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