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恶性肿瘤放疗结束后,“阴道排气、排大便、流脓”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周佐霖医生 发布于2024-04-07 11:51 阅读量218

本文由周佐霖原创

部分盆腔恶性肿瘤(宫颈癌、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阴道癌、肛管癌等)患者放疗后出现难以启齿且以尴尬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排气、排便、流脓,大便不能自控。

直肠阴道瘘(RVF)是指直肠和阴道出现病理性通道,导致肠内容物经阴道排出。直肠阴道瘘临床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不足1%。直肠阴道瘘的病因有多种,后天性直肠阴道瘘以分娩产伤、炎症性肠病、感染、肿瘤较为多见。

放射性直肠阴道瘘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晚期并发症,通常发生于肿瘤放疗结束的6~24个月。

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的阴道排气、排便、流脓伴肛门疼痛、便血,若排除肿瘤复发或侵犯阴道,则极有可能是放射性直肠阴道瘘,应进一步咨询专科医生。结合放射史、肛门指检及双合诊,基本可确诊。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行肠镜、盆腔MRI或CT检查才能明确。

血管闭塞、乏血供、慢性缓慢性进展(出血、溃疡、坏死、穿孔、直肠阴道瘘)是放射性直肠损伤病理学特点,故放射性直肠阴道瘘,一般难以自愈,因此,绝大部分放射性直肠阴道瘘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案

需要由医生结合患者肿瘤控制情况、瘘口位置、瘘口大小、放射性损伤程度等因素决定。通常有以下几种。

1.经会阴直肠阴道瘘修补,手术适应症窄,失败率极高,基本已经被弃用。

2.肠造口转流手术,即肠造口手术。旷置病变直肠,期待直肠阴道瘘口自行修复并疤痕愈合(文献报道,其自愈可能性低于10%)。

3.放射性病变直肠切除是我们中山六院放射性肠病治疗团队,目前治疗放射性直肠阴道瘘的主流术式。其核心理理念是“切除直肠瘘口,将健康的结肠壁经直肠拖出与肛门吻合,贴合阴道瘘口,富血供组织可疤痕愈合”,以此达到修补目的。该手术方法治愈率高,可让大部分患者恢复经肛门排便机会。但是也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因此,患者术前需要接受医生的专科检查评估。(具体相关检查、治疗注意事项,请参考我的科普号文章)

总之,盆腔恶性肿瘤放疗结束后出现“阴道排气、排大便、流脓”等症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放射性直肠阴道瘘是一种痛苦的疾病,可以会给患者带来生活方面的尴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然而,它也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应尽量早诊早治。

如果您还有更多问题或疑问,请关注我的科普号或线上与我联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