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放射性小肠损伤1

周佐霖医生 发布于2024-03-29 17:14 阅读量246

本文由周佐霖原创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8岁。主因“宫颈癌放化疗后10月+,腹痛腹胀3月+”入院。患者2020.07被确诊“宫颈癌”,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射治疗23次,过程顺利,放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3个多月前患者开始出现腹痛腹胀症状。精神、睡眠、饮食欠佳,近三个月体重减轻15KG(入院时体重仅31KG)。

入院检查:

1622778015322823.png

▲DR:不全性肠梗阻。

1622778055639071.png

▲MR:放射性小肠炎、放射性直肠炎

1622778065184490.png

▲CT:放射性炎性改变:乙状结肠-直肠、多段盆腔小肠肠壁增厚、膀胱壁增厚、下腹-盆腔脂肪间隙渗出影;盆腔多段小肠粘连伴不完全性小肠梗阻。

1622778075829238.png

▲肠镜:直肠粘膜水肿、僵硬、散在出血点。内镜无法通过横结肠


手术名称: 输尿管镜下双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术+腹盆腔粘连松解术+病变小肠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

1623757364302873.png

▲术中所见:腹盆腔粘连,多段小肠壁增厚、融合改变,与腹盆腔粘连固定,病变小肠以上梗阻扩张。

1623757411255547.png

▲术后肠吻合情况(三处吻合口),可用小肠约1.2米(短肠)

1622778108944948.png

▲手术标本:病变肠管
经验总结:盆腔恶性肿瘤经过放射治疗,约70~80%的患者可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ARE),其临床表现多样,往往容易被病人及家属忽视。随着ARE病程慢性迁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菌群移位、多发复杂瘘、肠坏死、肠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5~55%出现慢性放射性肠损伤 (CRE),其中1/3患者需要手术,甚至多次手术(尤其是在放疗前有盆腔手术史者)。学术界对最佳手术方式的争议焦点主要是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手术技术、营养支持治疗等)。我们发现:尽管CRE术后并症较多,但患者术后可获得较好生命预期值,逐渐摆脱慢性症状的折磨及长期静脉营养,并有希望恢复经口饮食。因此,对于原发肿瘤根治后病情稳定的CRE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应尽早行手术切除病变肠管,以避免更多的病变肠管慢性进展。积极手术切除责任病灶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