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到底用不用拔?

夏晨瑶医生 发布于2024-04-02 11:05 阅读量2129

本文由夏晨瑶原创

一、什么是智齿?


 医学上称为第三磨牙、尽根牙或阻生牙。之所以称为“智齿”,是因为它萌出时,你的生理、心理发育均已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正常人有28-32颗牙齿不等,一般情况下,人的4颗智齿在16-25岁时都能萌出,但也有人长不全,甚至终生没有智齿。

二、是不是所有的智齿都应该拔掉呢?


长智齿其实是一种生理现象,并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但是如果发生以下几种情况,就要尽早解决。

01
智齿反复发炎
  智齿带给多数人最直接的体会就是反复发炎,也就是常说的智齿冠周炎,多出现又肿又痛,严重起来嘴巴都张不开的症状。此时,智齿阻生形成盲袋,易藏污纳垢,又不方便清理,容易形成冠周炎,经常反复发炎的智齿建议拔除。

02
智齿没有咬合关系
  当智齿萌出的时间和位置不是有规律地成对出现,对颌智齿没有萌出或已拔除,就会出现无咬合智齿。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伸长现象,甚至直接咬在对颌粘膜上。

03
智齿已引起其他病变
  智齿可引起颌骨的萌出性囊肿,破坏颌骨,严重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医生提醒您:不要因为视线看不到智齿,且不疼不痒,就忽视智齿的萌发和生长状况。

04
正畸需要拔智齿
  为了排齐牙齿,释放空间,保持正畸后的效果,通常会考虑拔除智齿。

05
智齿已经龋坏
  没有良好咬合关系但是完全萌出的智齿,位置太靠里侧,很难清洁到位,容易发生龋坏最后导致牙髓炎、根尖炎,甚至可能引起颌骨骨髓炎。

06
智齿造成邻牙病变
  智齿萌发异常阻生,造成第二磨牙不易清洁,引起龋坏。

07
智齿引起邻牙牙槽骨吸收
  智齿会引起邻牙牙槽骨的吸收,邻牙因为远中牙槽骨的吸收,可能过早松动脱落。

三、拔牙有哪些注意事项?

为了减少拔牙术及术后并发症,需要完善术前检查,评估手术风险;术前避免空腹、熬夜、疲劳等情况;女性避开月经期

此外,如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有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特殊情况等,也应提前告知医生

具体情况欢迎来院咨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