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特应性皮炎尚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一、外用糖皮质激素(Topical Corticosteroids,TCS)是特应性皮炎各国指南A级推荐。TCS依据其作用强度被分为四个等级:弱效、中效、强效和超强效。
在国内,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常见使用的药物包括弱效的地奈德乳膏,中弱效的丁酸氢化可的松,中效的丙酸氟替卡松和糠酸莫米松,强效的哈西奈德溶液以及超强效的卤米松等。针对家长在使用过程中对激素类药物副作用的担忧,只要严格遵循医嘱合理使用,即可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运用TCS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结合患儿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受影响部位以及皮损的具体类型来选择合适强度和剂型的TCS。
2.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应尽可能优先选择中效或弱效的TCS产品,面部、颈部及敏感区域应避免使用强效TCS。
3.一旦皮损得到控制,可以实施“主动维持疗法”,即在病情稳定的皮损部位处每周使用TCS两次,这种方法有助于延长疾病复发的间隔和减少复发频率,同时降低TCS的整体用量。
4.在病变面积较广的情况下,应考虑辅以系统性药物进行控制。
5. 应留意TCS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皮肤萎缩、毛发增多、色素减退、以及继发感染等。
二、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二线药物,它适用于当一线药物效果不佳或产生不良反应时的情况。在特定场合,如面部和褶皱区域,可以作为首选治疗选项。 常用药物包括0.1%他克莫司软膏、0.03%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等。
三、外用PDE-4抑制剂(磷酸二酯酶),如克立硼罗软膏外用,但要注意局部刺激反应,如烧灼感、刺痛或疼痛。
四、对于紧张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需短期内使用抗生素以达成抗感染目的。如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
五、抗组胺药物的在特应性皮炎所引起的瘙痒症状治疗上的效果尚未明确。然而,它们对于缓解如过敏性哮喘和荨麻疹等相关的过敏反应有所帮助。
六、光疗作为特应性皮炎的二线治疗方式,不适合12岁以下的患者,也不宜在急性期使用。它主要适用于慢性、瘙痒和肥厚性皮损的治疗。
七、对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可以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如度普利尤单抗(达必妥)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
八、保湿剂的治疗是特应性皮炎疾病管理的一项基础治疗。
九、健康教育是特应性皮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病是一种高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以剧烈瘙痒和反复出现的皮疹为临床特征,影响睡眠质量,患儿及其家长应遵循医师的指导,进行长期的保湿和润肤护理,并在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诸如饮食、居住环境、衣物选择、日常活动等采取适当的预防和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