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斑秃?
斑秃是会导致非瘢痕性脱发的免疫介导性慢性疾病,累及生长期的毛囊。该病多表现为分散于头皮的光滑斑片状脱发,但也可发生于其他毛发生长区域,如眉毛、睫毛、胡须和四肢。严重斑秃患者可能会失去所有头发(全秃)或全身毛发(普秃)。
二、斑秃的发病机制?
斑秃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生长期毛囊会过早进入非增殖退化阶段(退行期)和静止阶段(休止期),导致毛发突然脱落和生长受抑制。与瘢痕性脱发不同,斑秃的炎症不会导致永久性毛囊破坏。
斑秃的机制尚不清楚,关键事件可能包括毛囊失去免疫豁免(immune privilege),导致毛球细胞受到T细胞介导的免疫攻击。遗传易感性也会发挥一定作用。
1、失去免疫豁免和免疫调节异常–发生斑秃很可能需要毛囊失去免疫豁并发生其他免疫系统事件。失去免疫豁免可能是由于未知的局部应激源或应激事件抑制了毛囊免疫豁免“保护因素”的表达,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和α促黑细胞激素(MSH),并刺激毛囊细胞表达Ⅰ型MHC多肽相关序列A( MICA)。这些事件可激活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并刺激IFN-γ和IL-15的局部分泌。IFN-γ可刺激毛囊细胞表达MHC-Ⅰ蛋白,后者可使原先隐藏的抗原提呈给T细胞。IL-15会阻碍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并促进NK细胞和T细胞增殖。
2、家族和双胞胎研究都支持斑秃具有遗传易感性。一项纳入206例斑秃患者的研究显示,20%的患者有1名一级亲属存在斑秃。一项双胞胎研究显示,19对单卵双胎中有42%两人均患斑秃。而在31对异卵双胎中,仅10%为两人均患斑秃。
3、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证实斑秃与HLA基因有关。其中HLA-DQB1*03等位基因可能是斑秃易感性的重要标志物。斑秃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共同的通路,如1型糖尿病和类风湿关节炎。
4、其他因素可能会促发斑秃发作,如感染、药物和疫苗接种。有些患者报告严重的应激(特别是情绪应激)是斑秃的诱发事件,但许多患者并无此类病史。久远的事件(如儿童期创伤)也与成人期发生斑秃有关。一项研究发现,斑秃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
三、临床表现?
斑秃的关键临床特征包括脱发的模式和速度、感叹号样毛发以及伴随甲营养不良。
脱发 — 斑秃多发生于头皮,但也可见于任何毛发生长区域,如睫毛、眉毛、胡须、四肢或其他区域。其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斑片状脱发,表现为分散的光滑圆形毛发完全脱失区域,可经数周时间发展而成。斑片状脱发区域可能保持分散状态,也可扩大并融合成形状奇特的脱发区域。
脱发通常没有症状。毛发脱落前可能偶尔会有瘙痒或烧灼感。
一部分患者的斑片状脱发会进展为全秃(头发完全脱落)或普秃(全身皮肤的毛发完全脱落)。根据我们的经验,弥漫性脱发后偶尔会迅速出现全秃或普秃。
较少见的脱发模式包括匍行性脱发、罕见的马蹄形脱发以及弥漫性斑秃。
匍行性脱发–沿枕骨蔓延的带状脱发
●马蹄形(反向匍行性)脱发–脱发涉及额部、颞部和头顶,但不累及头皮外缘的一圈头发,类似于男性型脱发
弥漫性斑秃–斑秃有一种罕见的亚型,表现为快速进展的广泛性头发脱落,特征为急性广泛性脱发,然后在数月内重新长出头发(急性弥漫性全秃。
胡须脱落可能是男性的初始表现或唯一表现。一项回顾性研究通过55例仅胡须受累的新发斑秃男性发现,平均随访29个月(12-144个月)后,46%的患者出现头皮受累,这通常在12个月内发生。
惊叹号样毛发 — 惊叹号样毛发是斑秃的常见表现,具有诊断意义,表现为折断的短发,近端比远端细。其通常在扩张的斑片状脱发区域边缘出现,稍微用力就能拔出。
指(趾)甲异常 — 据估计,有10%-20%的斑秃患者存在甲受累,重度斑秃患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甲疾病可能会在活跃的毛发脱落之前或之后发生,也可能是同时存在。
甲板点状凹陷最为常见,但也可出现其他多种异常,包括糙甲症(甲板粗糙)、脆甲症(甲板纵裂)、甲半月红斑、甲剥离(远端甲板与甲床分离)和脱甲病(近端甲板与甲床分离)。甲受累与病情更严重有关。
四、病程
病程毛发常会自行再生。大约50%存在局限性斑片状脱发的患者会在1年内恢复,但几乎所有患者都会经历多次发作。患者也可表现为同时存在持久性脱发区域和毛发再生区域。重新长出的毛发有时最初是白色毫毛。
斑秃也可能会持续数年或始终存在。大约10%的斑秃患者进展为全秃或普秃。
以下因素会增加不良预后和复发风险:
●儿童期发病
●病情严重,特别是全秃或普秃
●病程超过1年
●颞部和枕部外围头皮带状脱发(匍行性脱发)
●甲疾病
●特应症
●斑秃家族史
五、相关疾病
斑秃可伴有其他皮肤和非皮肤疾病。
皮肤和系统性疾病 — 项规模最大的疾病关联研究是中国台湾的全岛调研,其通过4334例斑秃患者发现,与对照相比,斑秃均与白癜风、红斑狼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甲状腺疾病以及变态反应性鼻炎存在关联,疾病相关性的差异取决于斑秃发病年龄。
斑秃患者亲属的1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但斑秃患者的糖尿病的风险似乎并未增加。
与斑秃风险增加有关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MIM #190685)和Ⅰ型自身免疫性多发内分泌腺病综合征(MIM #240300)。后者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21号染色体上的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AIRE)基因突变引起。一项研究通过1000例收容于疗养机构中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现,斑秃的患病率约为6%。约有1/3的Ⅰ型自身免疫性多发内分泌腺病综合征患者存在斑秃。
社会心理障碍 — 许多斑秃患者会因毛发脱落而陷入痛苦,造成生活质量降低。
六、治疗
类固醇药物–可以注射或直接涂抹在头皮上(如,液体、凝胶、泡沫剂、洗剂或乳膏),能减缓或阻止引起斑秃的免疫应答。此类药不同于部分运动员非法使用的类固醇。
•局部免疫治疗–皮肤科医生常会采用,将一种可导致轻度变态反应的特殊药物用于秃点。您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判断这种治疗是否有效。
•口服药物–有时用于大量脱发的斑秃患者,以抑制免疫攻击。